“針對朝廷的秋季比武大會計劃取消,本座另有安排……”
看著教主的玄色披風如大鵬展翅般消失在夜空,幾個黑衣人麵麵相覷,突然有一種風雨欲來風滿樓的不祥之感。
——
時間一晃半個月過去了。
天下突然傳來兩個好消息。
一是在江湖上興風作浪、弄得一時人心惶惶的崇明教突然間偃旗息鼓,沒了聲息。正如當季雷雨,雷聲大,雨點小,氣勢可謂來得快,去的也快。
而先前的聲勢之大,大約再隻差一紙檄文就可向大明國朝廷發難而後正大光明舉旗造反的崇明教,一夜之間似乎從江湖上消失了。
這真不可不謂天下第一大好消息!
百姓們聞此自然是拍手稱快,此番大明國朝廷居然不動一兵一卒便屈人之兵,使天下蒼生免於被荼毒,不正是明君所為嗎?
還有一個好消息,便是南方旱災嚴重的五州郡居然下起了雨,雖然隻是下了一天,也隻是濕透地皮深約一指,但總算是緩解了旱情,這不正說明蒼天保佑大明國嗎?
可見當今聖上順應天意,真乃天賜明君啊!
…….
各種頌表的坊間傳言不斷傳入大明國皇帝明鶴軒的耳中,他聽在耳中,麵上卻是無動於衷。
就連陪侍的李公公也覺得奇怪,這天下頭等頭疼之事瞬間消弭於無形,不正是皇上所盼望的嗎?怎麼也不見他高興呢?
所謂站的高,看得遠,明鶴軒不是坊間百姓,自然是有他的考慮。
縱觀天下,崇明邪教縱橫江湖幾十載,聲勢越來越大,且屢破不絕,那絕對不是宵小之輩。其教主費盡心機,苦心經營十年後,此番一在江湖抬頭,便來勢洶洶。先是借南方大旱將南方五州郡搞得人心惶惶,就連臨近州郡,甚至京城,都有所波及,街頭百姓言必談崇明教如何如何,加上崇明教殺人不眨眼,一時間,坊間談“教”色變。
其次其秘密囤糧,又暗自招兵秣馬,無論如何,這次絕對不會是虛張聲勢,顯然是抱著誌在必得的決心要與朝廷抗衡,一決高下。而其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形勢又如在弦上,怎麼可能會在一夕之間突然退兵呢?
若是相信坊間之談,以為便是天助自己,未必不可信。但是,若說這是崇明教退兵的唯一理由,那真是唬人的,要麼是崇明教混淆視聽,以退為進,要麼便是有更大的陰謀。
無論哪種理由,都對大明國的長遠發展不會是好事。
而對方這樣毫無預兆地一退,顯然也打亂了自己的計劃。
朝廷一年一度的比武大會還有不到月餘的時間。自己早就得知崇明教會利用南方大旱的契機,再來擾亂朝廷比武大會,進而擇機進攻京城的計劃。為此,自己也早已是在京城不下天羅地網,請君入甕,隻等到時一網打盡。沒想到,關鍵時刻,卻被對方識破,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巨大的遺憾!
所謂百密一疏。隻是,是誰讓對方如此快地得到消息呢?
而且,自己在裏麵安排的人如此的秘密,應該不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