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家對宗教信仰把持得不深,但吃的卻都是猶太清規界定的清潔食物。我父親總是帶我們去參加在猶太教堂舉行的禮拜活動。在他去世後的守孝期間,我們堅持早晚祈禱達十個月。後來,猶太教堂分成保守和東正教兩派會眾。我不知道要參加哪一個,所以,兩個都參加了。我的婚禮是在漢彌頓的新教教堂舉行的,因為安妮是該教堂的唱詩班成員。在多倫多,我們又加入了聖花教。現在我是三個教派的會眾。我知道越保險越好。
一天,一家猶太教堂的教主給我打電話,他說:“恭喜,艾迪,你走運了。”
“我已經走運了。”我答道。
“聽著,你剛贏了抽彩。”
“那很好,我贏了什麼?”我問道。
“一本猶太經文。”他喊道,“你贏了一本猶太經文!”
正如你所知道的,猶太經文是保存在猶太教堂至聖所裏的寫滿希伯萊語祈禱文的巨型宗教著作。
我告訴他:“我不記得買過抽彩票,另外,我拿一本猶太經文做什麼呢?”
他說:“這個嘛,你可以把它捐給以色列的一個猶太教堂。”
我讚同道:“我會的,這聽起來像個不錯的主意。那就捐給以色列的某個猶太教堂,好嗎?”然後又道,“對不起,我不得不馬上走了。”
“嘿,等一下,艾迪,”他的聲音聽起來有點激動,“事情沒那麼簡單。包裝、保險和郵寄要花500加元。”
從這裏得到的教訓是什麼?
你得到的隻不過是免費的空名,還要倒加上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