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市政鬥爭,以爭取較長營業時間是一回事:即使你輸了,你仍然能在法定時間內賣貨。

為了獲得貨品而鬥爭則是另一回事了:因為如果你輸了,你就會垮掉。50年代早期,許多製造商拒絕賣給我一件貨物。

誠實艾迪店開業時,我們隻能出售從火災和倒閉的商家中買來的“扣押貨物”。所有物品都是保險公司低價出售的。我成批地買下,經常看不到盒子裏麵的貨物,而必須親手從中挑出來。一些物品被燒了,一些是無價值的。分出等級,用了我幾個小時時間。

隨著生意的擴大,我雇用了其他小夥子來做這件事。但由於開始時我的利潤是很少的幾分錢,所以,他們的工資不久就有限了。我最後發覺,火災和倒閉的商家售貨價並不很便宜──至少對我來講。這時起,我決定開始出售比較熟悉的有商標的貨品──受到了另一個打擊。

由於我賣的所有東西的價格都比其他商人低得多,所以許多有商標貨物的製造商根本不想見我。他們在全國做廣告──並想保持統一價格。他們說,如果我把貨品賣便宜了,其他的商人會反對──或者會效仿我。所有的製造商,特別是器具製造商都很堅決:不賣!

我認為,商人應該能夠按他們自定的不損害消費者的價格賣產品,而不是按供應商要求的價格。我簡直發瘋了。我決定再一次向機構挑戰。而這次是個大頭──換句話說,是北美主要的生產商們。當然,最後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但用了很多陰謀和戰術。一些供應商接受了妥協方案。他們同意賣給我貨物,但是我必須答應隻在我自家的櫥窗上做廣告宣傳便宜價格──不能在其他商人能看到的報紙上做。

一些生產商說,他們不會直接賣產品給誠實艾迪店,但不僅對我們跟其他願意賣貨給我們的公司打交道。麻煩是,我不知道哪些公司能充當中間人。於是,我在自己名下開設了十七個采購公司。

但仍還有一些製造商拒絕同我打交道。這樣,我就開始接觸其他批發商──令人驚奇的是,其他批發商也開始主動接觸我。我找的批發商經常同意整批量賣給我貨物──作為回報,給他們一份利潤,有時別的一些商人也這麼做。

來找我的那些批發商都很激動。他們不能完成生產商堅持的銷售定額,而麵臨著失去特權的危險。於是,我就從他們手中以成本價或略高一點的價格買下了一大批貨物。這樣,他們完成了定額,我也得到了有商標的貨物──然後,我再用便宜價格賣出去。

當福斯宣布不賣給我男襯衣時,我便派了大量銷售員到他在市內的各個店裏。然後,他們說要給一些學校合唱團或整個交響樂隊配訂服裝,就買下了幾千件福斯襯衣──而商人們都很高興地打折賣出了那些襯衣。當然,誠實艾迪店有福斯襯衫賣了。

我又一次得出這樣的教訓:

如果你用頭腦去反對體製,總會有一些辦法能擊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