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常常是無名的。走在九寨溝,看近處的水,遠方的山,拍拍大樹,數一數犛牛,在珍珠灘洗洗雙足。我無力指出一個具體的美,即便是指出也是虛妄的。對聯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細節都淡化了,心中起伏著一各莫名的愉悅。景物不再是對象;於是人也就不再君臨一切。在這美好的時間和美好的地點,一切都是和諧的。不需要刻意修飾,努力操作,苦思冥想。許多人支起照相機,許多人架起畫板。然而全都是徒勞,因為取舍也是多餘的。我想,我們熱愛的還是這樣一種深處其中的境遇,熱愛它的全體,否則,旅遊如何能成為人類如火如荼的節目呢?這樣的美比起“綠肥紅瘦”式的吟詠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見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一他人未能體察的美尤為幸福。幸好在景觀之外還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豐富起來。
很多年前,我常常站在曬台上看一個人走過弄堂。好走入我的視線直到消失,其間不過一分鍾。那時我還小,不懂愛情或情欲。隻覺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謂“美的覺悟”的話,這就是了。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覺悟,其間沒有語言的參與,其間無須學習和訓練,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覺悟。
“媽媽,快點!要不然就最不上春天了!”我一邊喊著,一邊騎車,希望能追上春姑娘的步伐。
這是一個晴朗的傍晚,萬裏碧空,悠閑的雲朵像一隻隻潔白可愛的小綿羊,懶洋洋地臥在深藍色的天空中。迎麵吹來的絲絲春風,似乎要告訴我春天在哪裏。傳著黑色燕尾服的小燕子也和我們一樣,尋找美好的春天。藍天,白雲,春風和小燕子,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我全副武裝,從照相機到休息時用的報紙,應有盡有。我的心情也格外舒暢,煩惱的事情被陣陣春風吹得無影無蹤。我一路上哼著歌兒,跟著媽媽來到了郊外。
啊!那裏有一小塊油菜地,油菜正在開花,金燦燦的,比金子還黃,還燦爛!走近一聞,一股油菜花的香味撲鼻而來,那芳香,令人陶醉,令人心曠神怡。油菜地左邊有兩排梨樹,眼下,梨樹上雖然沒有黃澄澄,沉甸甸的梨,但開滿了潔白如玉的小花。梨花有五六片花瓣,和油菜花相比,梨花更加袒露,它突出的花蕊,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個個小小的觸角呢!我想摘一朵小梨花留作紀念,可媽媽說:“你摘一朵花就少一個梨。”我想了想,有道理,就沒有摘。梨花和菜花都很美!
春天,給人們一種美好的希望,我們要把握生命中的春天,追上春天的腳步,好好學習,向自己的理想努力前進,奔向成功的高峰!
404班鄭利佳
指導:葛水永
在森林裏,有一條藍藍的小溪。小溪卷著無數朵浪花,拂著楊柳垂下水麵的“秀發”,彈著“琴弦”,鑽進一座獨拱的石橋,快樂地向遠方流去。小溪嘩嘩地流著,像調皮的小男孩在不停地玩耍,一會兒拍拍岸邊五顏六色的石卵,一會兒摸摸沙地上伸出腦袋來的小草。
小動物們時常眉開眼笑地坐在石橋上靜靜地聽小溪“嘩嘩”的歌唱。他們有時還帶來零食吃,像香蕉呀,瓜子呀,還有蘿卜等等。吃完後,就隨手把垃圾扔進小溪裏。日子一天天過去,小溪也越來越髒。
一天清晨,太陽出來了。原先太陽是深紅色,沒有光亮,後來慢慢升高了,放射出萬道光芒。陽光穿過樹叢,透過晨霧,密密斜斜地灑滿了大地,朵朵白雲被陽光染紅了。天邊像掛著一幅巨大的五彩繽紛的油畫。今天,小狗花花、小貓咪咪、小兔白白相邀一起興高采烈地來到石橋上聽小溪歌唱。咦,小溪的嗓音怎麼變得沙啞了,聲音顯得還很虛弱,好像得了大病似的,怎麼聽不到“嘩嘩”的歡快的歌聲啦?
這時,隻見愛吃零食的咪咪把吃剩的魚骨頭又一條條地扔進了小溪。平時愛護環境衛生的白白看見了,氣憤地說:“你怎麼把魚骨頭還扔到小溪裏呀?你看,小溪都被你們這些不講衛生的人給弄髒了,唱出來的歌都不好聽了!”咪咪卻滿不在乎地說:“不就是幾條小魚骨頭嘛,也用不著這麼大驚小怪呀!再說小溪本來就髒了嘛。”說完,咪咪嘟囔著回家去了。花花看見了,心裏想:“白白說得對呀,假如大家都還像以往那樣隨便往小溪裏扔垃圾,小溪不就更唱不出來歌了嘛?再說,我們動物都要喝水的,小溪完全髒了後我們上哪去找水喝呀?保護小溪人人有責,我們應該趕快把小溪清理幹淨,省得到沒水喝的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於是,花花對白白說:“白白你說得對,我們應該號召大家講衛生,不要亂扔垃圾,還要把小溪裏的垃圾都清理幹淨,還一條與原來一樣的小溪,你看好嗎?”“好!”白白爽快地答應了。花花和白白就馬上分頭行動起來。他們倆到各個小動物家去宣傳保護小溪知識,還號召大家抽出時間來一起清潔小溪。許多小動物都被他倆的精神感動了,紛紛響應他倆的號召。
第二天,咪咪情不自禁地又來到橋上玩。突然,她看見花花和白白正和大夥兒一起費力地在打撈小溪裏的垃圾,心想:“是呀,假如大家都像我一樣亂扔垃圾,小溪不是很快就被弄髒了嗎?”想到這裏,她低下了頭,臉紅得像一個熟透了的蘋果。她輕輕地走到在小溪邊幹活的白白和花花身邊說:“我也加入你們的隊伍中,一起把小溪打掃幹淨吧?”花花和白白笑逐顏開地對咪咪說:“好,當然好!保護環境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大家的支持!”於是,白白、咪咪、花花和其它小動物們同心協力,一起開始清潔小溪。他們花費了好多天時間,才把小溪徹底清理幹淨。
從此,小溪又像以前一樣嘩嘩地流著。小動物們又像過去一樣,時常坐在石橋上聽小溪唱歌。隻不過,他們再也不亂扔垃圾了。
想到就做”不是一件難事,隻是需要明快,果決,有信心。但是,一件事情一經開始之後,是否能夠有始有終,則要靠毅力與恒心。許多事情往往在一開始時,憑一股衝力能夠做一陣,可漸漸就會覺得厭倦,在加上任何工作總難免會遭遇一點困難或外力幹擾,這時不但興趣消失,信心也沒有了,很多工作因此而中途停頓。而那些能克服中途障礙的人才是成功的人。開始一件工作,所需要的是決心與熱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要的是恒心與毅力。缺少熱誠,工作無法開展,隻有熱誠而無恒心與毅力,工作也不能完成。我和一位朋友參觀一處數有年代的古跡,我們走進一座亭子,坐下來休息,才發現亭子屋頂上刻著許多繁複、細致、色彩豔麗的雕刻,是人稱“藻井”的那種東西。
朋友說:“古人為什麼要把屋頂刻成這麼複雜的樣子?”
我說:“是為了美感吧!”
朋友說不是這樣的,因為人哪有那麼多的時間整天抬頭看屋頂呢!
“那麼,是為了什麼?”我感到疑惑。
“有錢人看見的天空是這個樣子的呀!繽紛七彩、金銀斑斕,與他們的珠寶箱一樣。”這是我第一次聽見的說法,眼中禁不住流出了問號,朋友補充說:“至少,他們希望家裏的天空是這樣子,人的腦子塞滿錢財就會覺得天空不應該隻是藍色,隻有一種藍色的天空,多無聊呀!”
朋友似笑非笑地看著藻井,又看著亭外的天空。
我也笑了。
當我們走出藻井的涼亭時,感覺單純的藍天,是多麼美!多麼有氣派!
水因有月方知靜,天為無雲始覺高,我突然想起這兩句詩。
四才子補缺字
宮銳
宋代著名才子蘇軾、黃庭堅、秦觀、佛印情趣相投,經常唱和酬答,結伴遊玩。一次,四人遊一寺院,見牆壁上題有杜甫的《曲江對雨》詩,因年代久遠,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句的最後一字字跡模糊,看不清楚。四人便商議要為這個字補缺。
蘇軾才思敏捷,稍加思索,率先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潤。”黃庭堅則吟:“林花著雨胭脂老。”秦觀緊接著說道:“還是‘林花著雨胭脂嫩’為妙。”佛印修行到家,緩緩念出“林花著雨胭脂落”的詩句。
所補的這四個字,孰優孰劣,四人爭得麵紅耳赤,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寺院老方丈見狀,急忙找到原詩查對,原來最後一字為,“濕”,四人麵麵相覷。仔細玩味,覺得還是“濕”字更好。一個“濕”字,將“潤”的形表、“老”的衰情、“嫩”的色質、“落”的姿態都包容了,融形、情、色、態於一爐,將“林花著雨”的意境準確、生動、形象、鮮明地表達了出來。四人無不歎服杜甫觀察事物的細致,遣詞煉字的匠心。
由此可見,要表達一個意思,可選用的詞不止一個。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通過反複的推敲、琢磨,找出表意最準、最生動形象的那個字或詞來,這便是這則趣聞給我們的啟示。鄭板橋改詩
田明
鄭板橋(1693—1765),清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字克柔,號板橋,又名鄭燮,江蘇興化人。他能詩善畫,尤其在文學上,早在讀書時就展露其非凡的才華。
據說有一天,他與老師一道外出郊遊,遠遠看見一位少女不慎從橋上落入水中。麵對此景此情,老師隨即吟詩一首:
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
三魂隨浪轉,七魂泛波濤。
正當老師為自己即興賦詩而得意之時,鄭板橋卻用一雙疑惑的眼睛看著他,然後問他:“你怎能確認那落水女孩的年齡、落水原因和最後結果呢?我認為應改動一下。”老師先是吃驚地望著他,轉而欣喜地說:“那你認為該怎樣改呢?”鄭板橋說應改為:
誰家女多嬌,何故落小橋。
青絲隨浪轉,粉麵泛波濤。
老師聽了改動的詩後,也覺得改動後的詩句更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能讓讀者感受到這首詩更真實、更形象。從此。鄭板橋改詩的趣話便流傳下來。唐代詩人“因詩得福”趣聞
肖車
唐代實行以詩取仕,很多詩人因詩寫得好而獲得了一官半職。白居易16歲時,因應舉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打動了主考官顧況,而被錄取。唐代詩人史青曾上表唐玄宗,自稱曹植七步成詩尚為遲澀,他五步之內即可成詩。玄宗見表當即下旨召見,使史青以“除夕”為題作詩。史青未出五步即成一詩:“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雲中改,雲顏暗裏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唐玄宗聽了,大讚其才,當即授以“左監內將軍”之職。
有的詩人,因詩佳而深得名人器重。唐朝的賈島,因吟《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而得以結識韓愈,成了韓愈的好友,受其指教文章之道,日後聲名大振。
有的詩人因詩佳而免禍。唐代詩人王維,曾被叛軍之王安祿山逼去洛陽任偽職。唐肅宗即位平叛後,對投降安祿山提任偽官的人盡皆定罪,隻有王維一人因寫了“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這首表現思君之情的詩而獨獲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