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心有私意
高遠誌擔任常務副省長的時間也比較長了。在上一次傳聞說宮新臣要任書記時,就有傳聞說他將接任宮新臣的職務擔任省長。那個時候高遠誌比現在年輕幾歲,聽到社會上的傳聞,內心裏自然非常激動,也想辦法找了一些自己的關係,希望能夠在這種關鍵時時刻助自己一臂之力。後來,因為秦為民的到來,宮新臣在省上位置上沒有動。宮新臣沒有動,高遠誌的職務也自然沒有動,但卻從此在高遠誌的內心裏激起了波浪。這一次,社會上的傳聞又起,高遠誌自然希望傳聞能夠成真。但傳聞畢竟是傳聞,最後能不能成為現實,還是未知數。既然有這個未知數,那麼努力一下,說不定也就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常言不是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嗎?不管成與否,不謀又何以成事?
古話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高遠誌已經是五十好幾歲的人了,按理講,對官場、對社會、對人生都應該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了。但實際上越是這樣,卻越是對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感到困惑和不解。就如一個人命運,是不是真的冥冥之中有一個如宗教裏所說的神通廣大的神在主宰?在高遠誌的思想裏,似乎越是年輕越大,越是對在普通老百姓中流傳的一些說法,諸如“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等等有道理。而越是這樣,他就越是覺得在個人的命運裏可能真的就有一種力量在冥冥中主宰。
當然,有這種困惑的不僅僅是高遠誌一個人,可能所有人都遇到或者是都出現過這種困惑。
在聽聞了社會上的傳言後,高遠誌就開始動起腦筋並且行動起來,希望利用自己已有的關係,使涉及到自己的社會傳聞能夠成真。
這一次到麗春調研的根本目的,就是其努力的一個具體行動。
歐陽永好作為京城***的一個司局級幹部,雖然職級比高遠誌低,但高遠誌從自己在京城的一些渠道中得知歐陽永好在京城有比較過硬背景和關係,為了利用歐陽永好的背景和關係,高遠誌就想拉近和歐陽永好的關係,以便在自己的職務晉升中能夠利用歐陽永好的關係。正是居於這種想法,高遠誌選擇了到麗春調研的這種方式來拉近和歐陽永好之間的關係。
高遠誌心裏的這種想法,雖然說有一點病篤亂投醫的感覺,但他也明白,不管有沒有效果,努力總比不努力好。再說,無論是混社會還是處仕途,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說不定這條路對自己就會起到關鍵的作用。
高誌遠之所以選擇到麗春調研的這種方式來拉近和歐陽永好的關係,是他覺得這種方式更間接,更隱秘。畢竟自己是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如果采取其他比較明確的方式向歐陽永好示好,會讓人看出自己的別有用心。這樣一來不僅會讓其他人輕看自己,還會讓那些對自己有意見甚至有敵意的人抓住口實。
通過自己在麗春調研時對歐陽永好在麗春的所作所為進行肯定,再在適當的場合說一些對歐陽永好有利的好話,高遠誌相信歐陽永好是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良苦用心的,這樣也就為下一步利用歐陽永好的關係奠定了基礎。高遠誌相信,雖然歐陽永好在京城有比較過硬的關係,但也還是希望在地方有領導能夠強力地支持他,這樣他在地方的作為也才會更順利,政績也才能夠做得更顯著,能夠得到提拔的理由也才更充足,提升的速度也才會更快捷。高遠誌心裏清楚,象歐陽永好他們這樣的幹部,到基層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補上基層工作的這段經曆,最後得到提拔重用。象歐陽永好他們這樣的人,說不定就是今後黨和國家層麵的領導後備人選也未可知。
確定了到麗春調研的安排後,得知京城***的領導到西原後要專門到麗春看望歐陽永好,高遠誌輒就感覺到了京城領導對歐陽永好的關心和重視,也就更是覺得自己有必要抓緊時間對歐陽永好表達自己的善意。同時高遠誌也在想,看來自己的這一安排契合了某種機緣,說不定這次調研就能夠讓自己順利地和歐陽永好搭上關係,進而很好地借助歐陽永好的人脈關係,為自己的願望實現得到貴人的援手提供有力的幫助。
讓高遠誌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到麗春後,作為麗春的市委書記譚無忌安排歐陽永好到省城去接京城***的領導。雖然自己到麗春的當天中午歐陽永好來和自己見了一個麵,並且也一起吃了中午飯,但高遠誌還是覺得心裏有些不暢,自己不可能一開始就在飯桌上就說歐陽永好的好話。為此,高遠誌心裏感到很有些鬱悶,但這是麗春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雖然自己是省政府的領導,但也不好直接幹預下麵已經做好的安排,並且人家的話也說得冠冕堂皇,任誰也不會覺得譚無忌這個安排不對。雖然心裏不願意,但也隻能認同。高遠誌也清楚,如果自己反對譚無忌的安排,也就表示自己不讓歐陽永好去省城迎接他原來的直接領導,這樣一來,歐陽永好心裏肯定會有想法,認為是自己在阻止,如此一來,自己到麗春的意義也就完全失去了。幸好自己確定了要在麗春宴請京城***領導的安排,到時候可以直接在京城***的這個領導麵前陳說歐陽永好的好話,這樣一來,效果肯定會比自己僅僅是在調研現場肯定歐陽永好的效果更好。否則,自己好不容易想到的向歐陽永好示好的舉措就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