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圍觀場景
在搖晃得感到有些骨散肉痛的時候,汽車終於到了這次調研的最後一個點——高山縣高山埡鎮。
由於高山縣是一個山區縣,縣城所在地的高山埡鎮地處全縣唯一一個地勢比較平坦的小盆地,但整個盆地麵積也不到方圓二十平方公裏,盆地四周是群山環繞,一條並不算大的河流——深溝河穿城而過。
準備作為高速公路進出口的地點位於縣城東北一個叫城隍地的地方,離高山縣縣城約有三四公裏的路程。
為了使調研組的車能夠開到現場點,高山縣安排交通部門對到現場的路進行了整治。因為整治路麵,引起了當地老百姓的關注和好奇,再加上田一品安排鄉鎮幹部有意放出風去,說是有省上的領導某日某時要到高山的現場點來調研。高山縣是一個偏僻縣,市上的領導到高山的時間都不多,更何況省上的領導,老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想到現場來看一下省上的大領導是什麼樣子。所以等高遠誌和調研組一行到現場時,現場已經有好上百人在現場了。
看到現場已經是人山人海,並且周圍的路上還延延不斷地還有人向現場湧去的情狀,秦有益的內心裏在感到滿意的同時,也有一種激動感,覺得葉白秋和田一品不愧是自己信任的人,辦事得力,不負自己的期望。
譚無忌一看現場的情況,心裏就有些犯嘀咕,把縣委書記周順友喊來,悄聲問他是怎麼回事。
周順友也沒有想到現場會有這麼多人,見譚無忌問自己是怎麼一回事,又不好說自己不知道,便順口說道:“可能是老百姓們聽說省市領導來了,都想來看看熱鬧吧!”
“這麼多人在現場看熱鬧,你們要組織人員力量維護好現場秩序,防止出現意外。”譚無忌叮囑道。
看到現場這麼多人,周順友的心裏也很是犯嘀咕。這次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到高山縣調研,作為縣委書記的周順友非常重視,專門召集相關部門開會,就相關事項進行安排,尤其是在信訪維穩方麵更是專門安排,並且特別強調保密的問題,要求參與的任何人都不得泄漏省領導到高山調研的事。因為有這樣的要求,所以看到現場這麼多人時,周順友的心裏才會感到不安。聽了譚無忌的吩咐後,雖然嘴上很自然地回應著“好的”,但在心裏卻在想,自己不是專門給辦公室打了招呼,要求不能對外透露省上有領導到高山嗎?為什麼消息卻仍然透露了出去?周順友清楚,如果沒有走漏消息,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到現場。但消息是如何走漏出去的,周順友心裏很是疑惑,但在譚無忌麵前,不敢表露出任何一點走漏消息的情況。否則,周順友知道肯定會在譚無忌心裏產生非常不好的印象,認為自己作為縣委書記在高山缺乏權威,控製不住局麵。盡管走漏消息的渠道很多,不僅僅是縣上,市上知曉高遠誌要到高山調研的人也不少,說不定是市上的人走漏的消息也未可知。
周順友從車上下來後,馬上找到已經在現場的縣委政法委書記田一品和縣公安局局長伍有仁,質問他們為啥現場會有這麼多人,省上和市上的領導到縣上來調研的信息是如何泄漏的?
現場出現這麼多群眾,田一品心裏是明白的,但縣公安局局長伍有仁卻並不知道背後的緣故,對現場為啥會有這麼多人也感到很是疑惑,雖然已經做出了相應的應急安排,但也不便做太多的解釋,隻是對周順友說道:“周書記,既然人已經到現場了,也不可能把這些人趕走。我們已經采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加強對現場的管控。再說,如果現場一個人都沒有,顯得冷冷清清也不好。有點人在現場,也才顯示出高山人民希望通高速公路的迫切心情。”
聽了伍有仁的話後,周順友無話可說,覺得伍有仁說的有一定道理,也就沒有再說啥,隻是叮囑田一品和伍有仁,必須加大對現場的管控力度,確保現場不出任何問題。
從現場的客觀現實來講,也隻能這樣處理,不可能有其他辦法。周順友也知道,中國老百姓喜歡看熱鬧是一大特點。魯迅在《狂人日記》裏麵都專門寫到,哪怕是處決犯人的殺人現場,雖然非常恐懼可怕,但現場看熱鬧的老百姓仍然不少。現在看熱鬧的老百姓既然已經到了現場,不可能把他們強行趕走。如果真要強行趕走他們,可能才會出問題,讓他們在現場看看熱鬧,正如伍有仁所說,還可以顯示高山老百姓對通高速公路的迫切願望,從而更有利於爭取高遠誌對“縣通高速”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