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舊日情緣
王未明去世的善後事宜處理終於暫告一個段落了,譚無忌覺得這幾天一直繃著的神經終於可以稍稍鬆馳一下。從楚新生家裏出來剛坐進自己的車,譚無忌就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譚無忌的這一聲歎息,雖然譚無忌自己感覺是一聲輕鬆一點後的歎息,但譚無忌的駕駛員李小華聽著,卻感覺書記內心裏的壓力仍然非常巨大。
李小華已經給譚無忌開了將近十年的車,譚無忌到麗春市政府任職時,李小華就按照市政府辦公室的安排給譚無忌開車。譚無忌到市委任書記後,也就把李小華一起帶到了市委辦公室,繼續給他開車。近十年的接觸,李小華已經非常熟悉譚無忌的特點了。實際上平常很難聽到譚無忌歎息,隻有發生了特別重大的事情,並且事情已經處理後,譚無忌才會重重地歎息一聲。李小華記得,王未明之前的市長吳勝海被省紀委帶走,省委組織部部長龔光輝到麗春宣布吳勝海被立案調查,王未民到麗春任市長的那次會後,譚無忌也是一坐上車就長長地歎息了一聲。當時,李小華已經給譚無忌開了六七年車了,對譚無忌已經很熟悉了,但因為是第一次聽到譚無忌的那種歎息聲,開始時完全沒有理解到譚無忌這聲歎息的意思,以為是書記惋惜吳勝海的被立案調查。雖然李小華是一個駕駛員,但畢竟一直在機關工作,知道隻要被紀委立案調查,不進班房也要被擼掉職務。李小華畢竟是從市政府那邊到市委來的,並且在市政府工作的時間還不短,對市政府那邊的人和事還是有感情的,哪怕自己和市長之間的距離差了十萬八千裏,但總還是覺得大家都是一個單位的人,情感上自然和對其他單位的人有所不同。因此,聽了書記的歎息後,才認為是書記發出的惋惜聲。實際上是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小華才理解到書記那一聲歎息的真正含義:哎!和我鬥,不會有好下場,終於敗了吧!
不過,雖然李小華理解了書記那聲歎息的真正含義,但他從來不敢對任何人說。這既是駕駛員的基本操守,也是駕駛員自我保護的基本意識。如果不把自己的嘴封緊,遇事張嘴就說,自己早就被炒魷魚了——誰也不願意自己身邊有一個“小廣播”,把自己身邊發生的事隨時隨地地播報出去,更何況領導們那裏有不少秘密是絕對不能讓外人知曉的。
車子開動不久,譚無忌就對李小華說:“小李,到東蓬去,今天就不回去了。”
李小華聽了譚無忌的話後,自然就知道該怎麼走了。
譚無忌自己的家在省城,老家是西原省瀛河市的東瀛縣,離省城有將近兩百公裏的路程。瀛河市在省城的東麵,麗春市是在省城的西麵,兩個市完全在相反的方向。而現在譚無忌所說的東蓬市,在省城的北麵,離省城六七十公裏。
東蓬市和譚無忌本來沒有任何關係,但從省交通廳調到寧秀後不久,省交通廳的一個女副處長淩宵花調到東蓬市交通局去當局長後,就和譚無忌有了關係。在省交通廳時,淩宵花在運輸處工作,而譚無忌分管運輸處,雖然是上下級關係,但男女之間的事誰也說不清楚。當時,譚無忌在交通廳的勢頭非常強勁,交通廳裏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認為譚無忌是時任廳長退休後的當然廳長,也因此,不少人就總是有意無意地討好譚無忌,人們在討好譚無忌時,時任廳長就感覺受到了冷落,心想,我還沒有退下來就這樣,如果自己退下來了,那豈止是人走茶涼的問題,連茶盞都可能被拋棄。於是,時任廳長就利用他的關係,阻止譚無忌擔任交通廳廳長。因為譚無忌在廳裏的強勁勢頭,淩宵花也借著自己是譚無忌直接分管的優勢,有意無意地和譚無忌拉近乎,希望得到這位廳裏不少人心目中的候任廳長的關照。淩宵花長得並不漂亮,但看起來很有氣質,年齡在三十多歲,也正是成熟女人風韻最佳的時候。因為直接分管,譚無忌和淩宵花兩人時不時一起出差。雖然他們出差時還有其他人一起,如駕駛員等,但一個女人隻要存了心要和一個男人套近乎,男人是絕對擋不住女人的誘惑的,更何況不少男人是恨不能迎,哪裏還願意擋。這樣一來,兩人的關係就搞成非一般關係了。常言講“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盡管兩人相好的時間並不長,兩人之間的事卻很快在廳裏傳得沸沸揚揚。時任廳長也就利用這些風言風語,到省委領導那裏去反映。本來,省委幾個人事問題核心領導已經醞釀同意了譚無忌任交通廳廳長,現在老廳長來反映這種很難坐實但又不得不重視的男女問題,也就隻好把原來的考慮作調整。正在這個時候,省紀委報告麗春市的時任市長吳勝海存在嚴重問題,必須立案調查,省委幾個人事核心領導也就正好把譚無忌安排到麗春任市長。這樣,既對譚無忌這個年輕有為、能力不弱,在副廳長位置上工作成績明顯的幹部有了一個說法,在全省樹立了一個良好的用人導向,也滿足了交通廳時任廳長不願意讓譚無忌當廳長的要求。實際上,時任廳長與譚無忌之間並沒有什麼個人恩怨和過節,他抓住譚無忌男女問題的風言風語去省委反映,完全是因為害怕自己落下人未走茶就涼、人走後盞被拋的結果而做出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