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謎底終揭(1 / 2)

第114章謎底終揭

聽了狄小傑的話後,苟小山陷入了極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承認吧!等於是自己從此以後就徹底告別了自己之前所擁有的一切,包括父母、自由、愛情、工作。不承認吧!苟小山也知道,隻要警察下了決心要破某個案子,是沒有破不了的,更何況自己涉及到的這個案子除了自己外還有第二人、第三人,自己不說,難保他們也不說,特別是那個貨車駕駛員,誰都知道把人整死後的結果是啥,那個貨車駕駛員同樣知道,他不可能為了保護自己而甘願做可能丟掉他自己小命的事。對於他二爸,苟小山倒是有足夠的信心,因為他知道他二爸見多識廣,老謀深算,又是市委領導、政法委書記,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他們可能都不會對他施予手段。但即使不施予手段,警察也同樣會有辦法讓他二爸開口,更何況現在是省公安廳都已經介入了。雖然苟小山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省公安廳的人,但在他的心目中,知道省公安廳是一個什麼樣的機關,那可是一個非常神秘而又讓人恐懼的地方,即使苟小山已經當了幾年警察,可聽到說省公安廳時,都還是有些大氣都不敢出。苟不山也知道能夠進入省公安廳的人那絕對都不是一般的人。就說來審問自己的那個什麼狄小傑,刑偵處處長,衝著這個職務,苟小山就感到很恐懼,但他和自己談話卻並不象自己平時對那些犯事的人,不是吼就是揍,可人家那話說得就是自己雖然心裏既反感又憎恨,但聽了後也覺得進得了耳朵,聽起來雖然說不上舒服,但至少自己不感到反感。

這樣想著,苟小山對狄小傑的話就覺得應該認真考慮。確實,誠如這個處長所說,隻要發現了與案子有關的嫌疑人,警察都有的是辦法,隻不過是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問題而已。並且一個案子確實不可能因為嫌疑人沒有口供就使案子不了了之,零口供照樣判案,更何況這個案子不僅僅隻有自己一個嫌疑人,自己不說,那個貨車駕駛員難道不知道“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道理?苟小山知道,雖然他自己對“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話有些不相信,但他同樣希望能夠從寬處理。這也是每一個嫌疑人在被公安機關控製最後被起訴後的普遍心理——確實,誰不希望在最後審判時能夠得到寬大處理呢?就是苟小山自己心裏現在也是這樣想的。更何況那個處長不是說了嗎,看在自己是一個基層民警的份上,會給法院說在最後判決時考慮自己的情節,在量刑時從輕考慮。

苟小山至今都沒有想通在他心目中那麼威嚴、讓他那麼敬佩的二爸,居然會做出了讓自己和他本人都萬劫不複的蠢事。當初,他二爸讓他參與到車禍製造中去時,苟小山也僅僅是想到如果真的能夠因此保護住他二爸所擁有的一切,他肯定會不計任何條件來為他二爸做的,因為在苟小山的心目中,他二爸的一切也就是他自己的一切,苟不山完全沒有想到現在的結果卻是不僅保不住一切,而是已經擁有的一切都會因此丟掉。

人,往往都是這樣,不管是好事壞事,當事情沒有做出來的時候,總想著如何把事情做出來,但一旦把事情做出來後,又後悔當初不該去。但世上沒有後悔藥,人生也沒有能夠走回去的路,隻要你跨出了第一步,就永遠回不到跨出去前的那個位置。

苟小山不敢想象自己向警察如實交待後,自己麵對的將會是一個怎麼的下場。想到馬上就要和自己結婚的未婚妻,想到和自己未婚妻在一起時的那種刺激和快樂,再想到在農村家裏可憐巴巴的父母,苟小山真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在看守所裏,他自己不知打了自己多少次耳光,但光打自己耳光也消除不了自己最後做出的傻事。想到在家還可憐巴巴地盼著自己帶著媳婦回家的父母,苟小山在心裏開始痛恨起曾經是那樣讓他敬佩和敬畏的二爸來。如果不是他二爸做出傷天害理的事,自己也不會走到現在這個地步。

想到這些,再想到省公安廳那個處長的話,苟小山就下決定把一切都如實交待了,希望通過自己的坦白交待,換取最後法院在判決時對自己的寬大。盡管苟小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坦白交待後,最後法院在判斷時會如何對自己從寬,但到了這個時候,哪怕一根稻草也是救命索。

第二天一早,苟小山就迫不及待地找到看守,說他要見調查組的狄處長。

見到狄小傑他們後,苟小山把他在王未明車禍上所做的一切,都全部如實地坦白交待了。

苟小山的交待,最後破解和印證了為啥當時兩車撞擊時那麼準確的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