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南山事件”(一)
“不管省上對麗春如何看待,但就麗春當前的情況來說,黨代會上提出的三個重點建設項目目前正處在非常關鍵的時期,雖然可能所有人都會認為這三個重點建設項目是歐陽永好爭取的結果,會把功勞和成績歸功於他,但應該看到,實施這三個項目的難度並不小,矛盾也非常突出,這一次因為‘縣縣通高速’項目出現的大規模群體性群眾上訪,就是最好的說明。以歐陽永好對基層情況的了解和基層工作的經驗,麵對這些眾多的矛盾和問題,可能還難以處理。但從麗春曆史上發生的一些事件來看,如果處理不好,稍有不慎,可能就會發生難以控製的事件。上下都應該深刻吸取‘南山事件’的教訓,‘南山事件’的影響至今尚未徹底消除。這一點,麗春上下都必須有一個清醒的頭腦,不能因為事件已經過去幾年就掉以輕心,將此事忘在腦後。我想,省上的領導對此也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秦有益說道。
秦有益的話,讓譚無忌想起了九年前的“南山事件”來。
當時,譚無憶還是麗春市政府市長,市委書記是已經進班房的朱時友。
事件的起因比較複雜,醞釀的時間也比較長。正因為這樣,事件爆發後所產生的影響也特別巨大。
事件還得從頭說起,才能夠了解這次事件之所以在麗春發生,也才能了解這次事件為什麼影響巨大。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進行地質資源普查,發現南山縣境內蘊藏著巨大的鐵礦資源,不僅在南山境內分布廣泛,在南山縣縣城所在地幾十米的整個地下都是礦石,蘊量極為豐富並且品味特別高。
礦藏資源發現後,也先後有不少企業到南山試采,試采成功後準備在南山投資進行開采。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僅開采技術和冶冶煉技術還存在局限,而且交通條件也非常困難,將礦石開采出來,就是冶煉後從南山縣運出來,成本非常大。更何況前期的道路建設、廠礦建設等等一係列投入都不是小數。再加上南山縣人口雖然不是特別多,但全縣人口總數也有四十多萬人,僅南山縣城就集中了將近十萬人。如果不把縣城的十萬人口遷移到另外的地方,方圓二十平方公裏的縣城地底下蘊量最豐富且品味最好的地下礦石不能開采,對於企業來講,成本會更大。但要將居住在縣城裏的近十萬人搬遷出去,其成本就是可想而知。所以南山礦藏發現了幾十年,都沒有大型企業開采,南山縣自己有一些小型企業開采這些礦,但由於規模小成不了氣候。麗春市和西原省自己也因為條件和搬遷成本太大沒有能力投資開采。再加上那個年代,國家對鋼鐵的總體需求量並不太大,也沒有計劃投入太多的資金開采南山境內的礦石。
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特別是製造業和建築業的興起,國家對鋼材的需求量突然大增,原有的一些礦山開采和冶煉企業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和建設的需要。為了滿足生產和建設的需要,國家一方麵擴大鋼鐵進口,另一方麵也加大對國內已經發現礦藏的開采力度。由於鋼鐵價格的大幅上漲,一些企業也願意加大投入,以滿足生產的需要。在這種背景下,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就計劃到南山縣投資開采。
對於南山縣的礦藏,西原省和麗春市都希望能夠開采。因為從已知的蘊量來看,隻要對南山縣境內的礦藏進行開采,就會誕生一個大型企業。這不僅可以解決省內的就業問題,也可以增加麗春和西原省的國內生產總值,使麗春甚至西原省的經濟總量在現有基礎上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但由於西原省沒有單獨開采的力量,就是開采出來,當初全國的鋼材需求量有限,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也存在問題。
現在,全國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有國有大型企業願意到南山來投資開發,西原省和麗春市當然是求之不得,便大力支持該企業到南山投資建廠開礦。這家大型國有企業在對南山的礦藏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並進行了先期試采和礦石品位檢測,確認非常具有開采價值後,在西原省答應他們提出的一係列優惠條件後,該企業便正式決定在南山投資建廠開礦,並同時在南山建冶煉廠。這家企業經過反複論證,認為在西原省的優惠政策條件下,在南山投資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雖然前期各種投入非常大,但隻要前期投入順利,以該企業所擁有的開采和冶煉生產能力,不僅完全可以收回投資不說,以其計劃建設的開采能力,至少可以開采一百年。這不僅解決了該企業生產規模擴大的問題,也解決了該企業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生存問題。同時,南山縣所擁有的礦產品中,還有一些礦藏可以在今後冶煉技術進一步發展後加工生產。這樣一來,這一投入可以說是徹底解決了該企業的長久生存問題,是一個完全值得也應該投入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