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艱難的一次是為短訓班講授美國西屋公司產30萬機組的調節部分。過去熟悉的多為蘇聯機組的機械與液壓聯合控製的調節係統,而西屋的是機、電、液壓聯合控製係統。從部件到係統都是過去未曾見過的新穎資料和圖紙。我反複研讀廠方提供的說明及英文資料,1996年整個暑假都在家“閉門造車”,沙坪壩街上都未去過一次。時而與老伴共同討論,理解新的調節係統的基本構思;時而又將複雜係統簡明化,用易懂的術語表述新內容,每日辛勤耕耘,終將《三十萬機組調節係統》教材完成。這時,人已十分消瘦,所有的衣服穿著都感到太大了。老伴說:“要徹底放鬆休息,還有兩個月才講課,趁教材印刷時休整好,才有精神上課!”經過數周休息以後,精力才逐漸恢複。有很熟的朋友對我們說:“你們為一個短訓班這樣辛苦不值得!”我與敦堉都認為,有些事已超過了短訓班所付酬勞的價值,很值得去做!愛我們心中的技術吧!
最快樂的一次是我們登上泰山。為西屋調節係統備課需去某電廠收資,老伴已退休,自費與我同行。得到山東高等電力專科學校重大57級同窗席洪藻學友全家的熱情招待。席洪藻學友曾任該校副校長,因氣喘病重不再擔任公職在家休養。繼任的年輕副校長是他的學生,聽說老師的同學來收資,將我們招待如上賓,專門派車並親自陪伴我們前往曲阜參觀孔府、孔廟、孔林等聖地。
又約請教務處長(我們57級同窗西安交大林萬超教授的研究生)、汽輪機實驗室主任等一齊在學校設宴招待我與敦堉。飯後又陪我們參觀汽輪機實驗室。在我們看來,該校的汽輪機實驗室實用而先進,對培養電廠運行技術人員和工程師的工程訓練有的放矢、規模可觀,是許多正規高等學校所不及的。席洪藻學友和他的團隊在汽輪機教學方麵成績卓著,他主編的《汽輪機》為全國高等電力專科學校統編教材。席洪藻學友因身體欠佳,以上活動都沒有參加,隻是在第三天下午由他的夫人童華蒲醫生陪著,我們四人慢慢地走向校園,在美麗的山東高等電力專科學校的校園中合影留念。
在重大念書時,洪藻與敦堉很要好,因他的父親畢業於華西大學醫學院,是內科專家又是彭縣人民醫院院長,每次寒暑假都與敦堉同行,坐火車到達成都,在敦堉家住一夜,第二天乘汽車,隻需兩個小時就到彭縣。
開學返校時,敦堉的父母總是對鍾愛的小兒子說:“你等席同學來了再回重慶,一路上有個伴兒嘛!”這是一對結伴行走在成渝路上的摯友。
我與敦堉去某電廠,於十餘天後完成收資任務,再次返回泰安,停留兩天登泰山。早上離開時,洪藻夫人對我們說:“泰山山上很冷,你們要多帶點衣服。”敦堉穿短袖多拿了一件長袖襯衫,我本是長袖襯衫,又帶了一件夾背心,想必夠了。在泰山腳下參觀了岱廟及馮玉祥將軍墓,然後坐旅遊大巴上山,東看西看,走走停停(那天好像上山索道故障,隻有自己走),差一大段路才能到達玉皇頂(泰山最高處)。忽然天色大變,雲霧繚繞,就將帶的衣服穿上,看見石壁上有“置身霄漢”的題刻。敦堉說:“就請遊人給我們拍個照吧!不再上去了,你也走不動了,到此一遊算了。”我說:“你兩件襯衫重疊著穿,衣領不好看,我又是內長外短,別照相算了!”他堅持說:“要誰說好看,我自己覺得好就好!”
並高興地笑起來了,“遊人攝影師”抓拍下來了。你看!
他笑得很開心吧?
登上泰山,置身霄漢,天地廣闊,個人渺小,心境放平……
2010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