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掠影(1 / 3)

華府掠影

我在美國佛羅裏達大學做訪問學者兩年,還沒有到過首都華盛頓,因為往返的路線均不經過首都,其間也沒有機會去。相當於在重慶大學進修兩年的一位美國人,始終沒有見到北京天安門就回國了,心中總覺得有些遺憾。

直到1999年我退休後再次來美探親,這時二女兒已在芝加哥做工程師。不久大弟媳也來美探望她在該城做工程師的女兒。兩家的女兒們問我們需要到何處去看看,我就急切地說:“其他地方以後再說,先看一下首都吧!”在二女兒及侄女的熱心籌劃下,我們一行六人(大女兒全家三人、二女兒、大弟媳及我)自駕車去首都一遊。侄女因工作忙碌,到華盛頓出差的機會頗多,沒有參加。

美國首都的全稱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是為紀念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和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而命名的。為避免與美國西岸的華盛頓州相混淆,特在英文Washington後加D.C.(District of Columbia),簡稱華府。行政上為聯邦政府直轄特區,不屬於任何一個州。

華府位於弗吉尼亞和馬裏蘭兩州之間,在波托馬克河與安拉柯斯特亞河交彙處的東北部,市中區麵積178平方公裏,特區總麵積6094平方公裏,人口55萬。它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個計劃性都市,由法國建築師皮埃爾·夏爾·朗方規劃設計,街道整齊劃一,建築方正、大氣、莊重。

標誌性的主要建築有:華盛頓紀念碑——為紀念第一任美國總統華盛頓而建,塔高55英尺,內部中空,有電梯可達塔頂展望台。

傑斐遜紀念堂——紀念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林肯紀念堂——紀念林肯總統維護美國的統一和解放黑奴。

白宮——美國總統官邸,1792年10月由華盛頓總統親臨奠基,但他是唯一沒有在白宮住過的總統。

聯邦三角建築群——聯邦政府機構、國家檔案館、泛美聯盟、聯邦儲備大廈、史密斯學會及下設博物館(包括國立美國曆史博物館、國立自然曆史博物館、國立美國藝術博物館、國立肖像館、國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館、國家藝術館、弗裏爾美術館……)等各類建築。

阿靈頓國家公墓——軍人及政要墓地。

我們從芝加哥出發,跨越印第安納、俄亥俄、賓夕法尼亞、馬裏蘭州,經過一天的車程到達華府。二女兒為我們預訂的旅館離白宮隻有兩條街,並購有華府三日

遊的旅遊票。住定後,閱讀導遊指南得知,如想參觀白宮,必須在白宮前領取參觀券,每人限定兩張,每天限額,發完為止。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我與大弟媳和外孫還在睡夢中,大女兒夫婦及二女兒已取到白宮參觀券返回旅館了。大家十分高興,吃完早餐後就步行去白宮,由於正值暑假,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很多。

白宮的接待工作是有條不紊的。在白宮南牆外,隔著大路有一個很大的廣場,在廣場東麵設有觀禮台,台上有一排排階梯形的座位。拿到參觀券的遊客先安排在觀禮台上就座,觀看廣場上美國軍人的表演,有列隊操練、獨唱、小合唱等節目。廣播中定時叫號,聽到自己的號碼以後,走下觀禮台去到一條用木欄杆隔開的指定通道,跟隨人群直達白宮東門前,每批80人,在東門口又分為每批20人,依次進入白宮東門的接待廳。

進門後,要先將手機、照相機、攝像機交給保管處,然後跟著固定路線參觀白宮東翼為遊人開放的房間。

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及西翼為總統辦公地點,主樓二樓為總統全家居住的地方,不對遊人開放。

在接待廳中陳設有克林頓夫婦(當時任總統)及前任總統布什夫婦的精致畫像。接著進入藍廳、紅廳、綠廳參觀。每個廳的布置均典雅大方、古今結合。如藍廳以藍色為主色調,飾金邊花紋的牆壁襯托出豪華風格。

該廳向外的陽台為總統夫婦在此向南草坪上的賓客招手致意之處。為安全起見,藍廳的落地門關閉,遊客不可以到陽台上去,但透過門上的玻璃,可望到整齊漂亮的南草坪。不過未見賓客也未見總統夫婦揮手,隻能說到此一遊。見過了總統夫婦曾經揮手的地方,見了大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