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接見的第二個副使是胡來,對於這位名字明顯漢化的副使,董宇還是帶有一定的好感的,先不這高有點搞笑的名字,僅僅從他能孝敬老媽,這人就值得董宇期待。
俗話的聞名不如見麵,真是不假;見麵勝似聞名這話,董宇倒是很少遇到。在董宇印象中,能留下如此好名聲的最起碼應該是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之輩,最不濟也要有個大眾臉吧?
其實有這種思想是很正常的,君不見《徐九經升官記》裏的徐九經,才華出眾。僅僅因為生了個歪脖子,就從高中狀元,被貶到邊遠地區當了個縣令。其實這種現象在當時是真實存在的,在當權者眼中,你形象不好上司看了別扭,給老百姓的第一印象也不好,這樣怎能當好官?
古代的名士也是這樣,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人都是風度翩翩、飄飄若神仙。這位胡來副使初一看,倒也有胳膊有腿,仔細一看就讓人不敢恭維了。
又黑又矮就不了,占城人都這樣,可他左臉一塊胎記、右臉一道疤痕就有點不過去了。尤其這家夥再長個招風耳、酒糟鼻,就更是奇貨可居了,再加上他一道眉毛高、一道眉毛低,果然是人中極品,馬中斑禿!
估計莎莎爾一路上已經給胡來過董宇身份的事了,這胡來進帳之後直接對董宇抱拳躬身行了武將參見主帥的禮:“城衛軍副使胡來參見都督。”
董宇看著胡來強忍住笑:“胡來副使免禮。”
“謝都督!”胡來直起身子站到旁邊。
董宇和他寒暄兩句之後命令他從相府撤軍,這家夥竟然是奉宰相接跋涉的命令,沒有接到撤軍的命令,他無權撤軍,要董宇去找接跋涉商量。
董宇再三勸,這家夥執意不從,最後無奈之下,董宇隻好又把胡來他兒子和老娘的信物取出。直到這時,胡來才知道這位都督大人是有備而來,家人被製,無奈之下,胡來隻好接受了董宇給他安排好的命運。
董宇先下令城衛軍大部開進軍營休整,隻餘一部分維持城內治安,防止王都防衛空虛,有人趁亂興風作浪,爆烈性案件,城門的控製權交給了自己帶來的幾百名護衛,防止接跋涉事敗逃走,這些城衛軍可信程度不高,他們畢竟剛剛接受過接跋涉的領導,城門這樣的重要位置還是不太適合他們。
莎莎爾和胡來也都知道自己這些城衛軍現在所處的尷尬地位,為了自己受製的親人和自己今後的前程,執行起董宇的命令來到也是一絲不苟。
宰相接跋涉從王府裏麵逃出來的時候,身邊就跟了幾名親信,要不然也不會連妻妾也沒帶出來,指揮城衛軍圍攻相府的時候,憑著宰相的積威,他臨時聚集了一百名親兵。此時城衛軍一撤走,圍攻相府的人就剩下他們這一百來號人了,相府裏的王府衛隊還有三四百人,支援過來的三百人也靠了過來。
接跋涉一看大勢已去,仰長歎一聲,囑咐自己的女兒柳葉兒如果走散了就到大商會去投靠董宇。在他想來,自己的女兒長得不錯,和董宇又是熟識,自己就算死了,董宇應該也不會和一個女人計較。
女兒在董宇身邊為妻妾奴婢,憑著長相也應該得到善待,這樣也能終生衣食無憂了。總比現在跟著自己亡命奔逃,隨時會丟了性命要好。
柳葉兒也看出勢頭不對,哭哭啼啼就是不依,接跋涉一咬牙一狠心上馬領著人向著城門狂奔而去。
占城四個城門都有董宇的人把守,城裏麵還有數量眾多的密探,接跋涉離城門還遠著呢,城門處的守衛就已經知道了。消息傳到正在城中巡視的李玉和耳中之後,李玉和馬上帶著人馬趕往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