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進卿彙報:三個月前,陳祖義派他的兒子陳士良和三佛齊原大頭領梁道明的侄子梁觀政一起到大明進貢朝見天子。梁道明是上一任三佛齊首領,陳祖義崛起之後,他就被逐漸排擠出了高層決策圈,如今更是常年蝸居在家,平時很少出來走動。前兩年他曾經被明朝皇帝下敕令招撫,並隨明朝使者譚騰受一起去朝見過大明永樂皇帝,並受過天子封賞。
陳祖義一日不除,就始終是個隱患。這家夥此次盡然能認清形勢向鄭和服軟,使得董宇想看一場大海戰的希望落了空。要是讓他隨鄭和進京請罪的話變數太大,以朱棣好麵子的性格,陳祖義說點好話,還真有何能把他饒了,要是那樣的話今後麻煩更多。即便他此時行的是緩軍之計,其實是想要暗地裏找鄭和的麻煩,其中的變數也完全不在董宇的控製之下,這次回國之前必須借鄭和之手把陳祖義除掉!他命令施進卿,想盡一切辦法接近陳祖義手下高層,蠱惑那群海盜頭子,一定要在鄭和回途再到舊港時發動武裝襲擊!暗地裏掌握他們的一切動向,通知鄭和,一舉剿滅這個禍患。
想起施進卿聽到自己給他的這道命令時,臉上那副驚駭欲死的樣子,董宇就忍不住臉上露出微笑。這個老海盜大概是想不到自己會這麼歹毒吧,使這種陰招大概是他這幹過海盜的家夥也有點接受不了吧?
耳邊是船頭破開海麵的嘩嘩聲,眼前是一片藍汪汪的水麵,今天是離開舊港的第二天,風似乎小了許多。常言道:海上無風三尺浪。其實這話完全不正確,海上要是真的沒風,三尺巨浪哪兒來?現在明顯感覺有風,隻是這陣微風也實在小了點,僅僅能感覺到空氣在臉上流動而已,抬頭看看白茫茫的巨帆,流動的布麵還在流淌著風的腳印,隻是比起昨天要小了許多,要知道昨天可是滿帆的。
風越來越小,看來真有停止的趨勢。
“命令民梢,開始搖櫓。”眼看風力越來越小,馬上就有停下的趨勢,看前麵的船隻速度並沒有減慢多少的樣子,董宇就知道人家已經開始搖櫓前進了。
這該死的大龍,他就不知道通知本會長一聲。董宇心中大氣。大龍的大龍號在整個華夏商會艦隊的航行序列中處在最前列,離中央的帥船最近,風力減小,整個明軍艦隊要是都增加了民梢搖櫓,他早就應該知道了,不管是搖旗為信號,還是放信鴿通知,都該知會一聲呀,可這家夥不聲不響的,還讓本會長自己浪費腦細胞的自己拿主意?
董會長正在生悶氣,吳小七一溜小跑的過來,手裏還握著一隻鴿子,“會長,有信來了。”
從鴿子腳上取出信筒,打開一看,果然是大龍送過來的信號,“這混小子,就會放馬後炮。”嘴裏發著牢騷,心裏卻是美滋滋的。
風停了,一絲風也沒有了。仰著脖子看著帆布,就像沙皮狗身上的皮似地鬆鬆垮垮的。再看看海麵,平靜得有點不真實的感覺,如果不是天空中還有海鳥在忙碌著飛上飛下的抓魚吃;如果沒有船下伸出的一排長櫓劃破水麵,蕩起層層漣漪以及隱隱傳來的搖櫓手號子;如果沒有遠處一群海豚竄出海麵在嬉戲蕩起水花一片,如果沒有這些,董宇都要懷疑自己是否置身夢境,這海麵平靜的就像一麵藍汪汪的大鏡子,沒有了無邊無際的波濤和海浪的吼叫,給人一種如夢如幻般的感覺,猶如幻視幻聽一般,非常不舒服。
董宇心中的大海就應該波瀾壯闊,就應該激情澎湃。像現在這樣寂靜如斯,除了波譎雲詭這四個字之外,實在找不到別的的形容詞來描述這場麵了。
沒有了波濤洶湧的海浪作參照,董宇甚至產生了一種錯覺,他感覺似乎大商會號,甚至整支艦隊現在都處在一種靜止狀態,沒有一絲一動,他不喜歡這種狀態,很不喜歡。
晴雯和鳳嬌默默地看著董宇,自從風停了之後,這都大半天了,董宇的脾氣煩躁異常,誰也不敢上來出他的黴頭。晴雯是鳳嬌給拉來的,本來她正在船艙裏繡花呢。
怯怯的走上前道:“少爺,我想吃魚,給我釣條魚吧。”
從她們兩個站在那裏望著他的時候,董宇就知道,她們是想過來安慰自己。經過了兩三個時辰的煩躁之後,現在他的心情已經平和下來了,這幾年的經曆已經能讓他很好的控製自己的情緒了。此時見晴雯盡然用如此拙劣的借口來和自己說話,把董宇一下又給逗樂了,“好啊,我的小晴雯想吃魚,少爺當然給你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