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裏國的那兩位宰相倒是沒什麼表情.也對,這雪庵和尚和他們又不是一個教的,死活和他們有何相幹。不過國王和另外一些大臣就有些不滿了,雪庵和尚是他們寺廟裏的大和尚,地位還挺高,要是允許他們隨便到廟裏抓和尚,似乎有些不妥,這一摻和到宗教的事兒,就是有些麻煩。
最後董宇祭起了大殺器,把誥命銀印一擺,官帽官袍一放,滿殿的大臣國王都傻臉了。
人都是向往美好的,此時的大明朝比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文明程度要高了好幾個等級,比在後世他們和米國薩拉米的差距還要大得多,現如今代表著文明社會的官袍、官帽就在眼前,如果穿上,那是不是就表明他們的社會向前跨越了幾大步呢?是不是就表示他們以後和這些大明官員同級了呢?
國王看著案子上寶盒中的銀印,也是心癢難耐,急切的想要蓋兩個戳子,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可他是國王,到底要講究點身份,雖然上去就捧住盒子了,最終也沒好意思當場找東西蓋章。
古裏國王也很貪婪,不過他的貪婪和董宇不一樣,他想要的更多是名義上的東西,他想要把和大明的友誼建立的更深一步,他覺得光有印章似乎還不夠,還想要董宇再承諾點什麼。
關於盛立強他們帶來的那些瓷器、絲綢之類的東西,董宇早就把它視作自家財產了,那是鄭和給他的酬勞,他怎麼可能再交給古裏國王呢?有人能從董會長兜裏掏錢嗎?似乎不太可能噢。
董宇眼睛轉了轉,瞬間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凡我中華有重大事件之時,往往立碑以為憑證。如今既然貴國王想要穩固和我朝關係,某有一提議,可著我們鄭大帥親筆手書一碑文,刻碑以留紀念,可永昭萬世。”
古裏國王聽明白之後,馬上兩眼放光,滿殿的大臣們也是不住的點頭稱讚,“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國王大聲叫好,董宇卻是揮手製止了他的興奮舉動,“大王,在下要是回去勸說大帥,卻是要費一番苦功的。”
這就是明顯的討要好處了,也不知道這國王是真的聽不懂,還是在裝糊塗,“那就辛苦貴使者了,還望使者多多幫忙。”
“我們大帥是我大明有名的書法大家,”董宇開始胡言亂語,聽得一幫明朝官員頭暈眼花,鄭和的字可能確實不錯,不過離書法大家,似乎遠了點吧?“大帥的墨寶萬金難求,”現在連那一直忠誠執行著自己翻譯任務的通事閣下,都開始頻頻向董宇使眼色了,董特使渾然不顧,繼續侃侃而談,“如今陛下僅僅讓本使者憑一張嘴,就想說動我們大帥在此地留下墨寶,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吧?”為了怕這家夥在繼續裝迷糊耍賴,董宇幹脆給他來個白話文:“大帥的字很珍貴,想要討來非常不容易,不知道國王陛下,準備拿多少財物來換呢?”
“哦!”國王愣神了,下麵的官員呆住了,隨行的大明官員們臉紅了,隻有董宇身後的李偉、大龍一幫人神色自若,這種事情見的多了,早就習慣了,不會訛人的會長大人還是他們的會長大人嗎?
還好,這番話古裏國王是聽懂了,停頓了一下之後,國王仔細想了想,“既然大帥的墨寶價值萬金,那我出一萬巴南。”(巴南是一種當地金錢,用六成金鑄就,每個直徑三分八厘,底麵有紋,重官秤一分。)
巴南?這巴南好像還沒有官銀值錢呢。董宇直直的看著那國王也不出聲。兩人就這樣大眼瞪小眼,終於國王敗下陣來,“好吧,我再加上蠶絲花手巾五十條。”
蠶絲?你居然送給我絲綢?你有我們大明的好嗎?董宇決定跟這個家夥還是直來直去的好,“蠶絲手巾我不要,你們的蠶絲也不可能比我們的絲綢更好,這樣吧,為了兩國的友好,我看國王陛下也豪爽,就破例幫你一把,就是一萬巴南,再加上一萬斤胡椒吧。”
那國王十根手指一陣搓動猛算賬,如果不是當著大明使者的麵怕失了禮儀,脫下鞋連腳趾也加上一起算賬該多好,現在光用手指頭還真是慢呐!一波和是二百五十斤,賣二百巴南,一萬斤賣多少巴南呢?好像是七、八,八千巴南,還好,沒有超過自己的底線,國王一咬牙,“好吧,我答應你了。不過這塊石碑由你們來雕刻,我可以先把一萬巴南先付給你,我相信你們的誠信,等刻好的碑送過來之後,我再把那一萬斤胡椒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