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老少忘年交(1 / 2)

羅貫中就勢重新落座,“好一個一見如故,”老爺子一輩子豪爽,自然不喜扭捏作態,“老夫也覺得和小兄弟一見如故,你我幹脆結為忘年交吧,我就叫你小兄弟,你就叫我老哥,或者直呼名字都行。不必再一口一個前輩的稱呼了。”

和羅大大稱兄道弟,董宇倒沒什麼心理壓力,可眼看著老頭須發皆白的樣子,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再看邊上橫眉怒目的羅敷女,董宇更不敢答應這種有不敬老嫌疑的要求了,“老爺子的號可是叫湖海散人?”得到肯定的答複之後,董宇拱手道:“那我就稱呼您老叫湖海先生可好?”

“好,好。”連說了兩個好字,羅貫中捋著下巴上的銀須笑意盎然。

雙方關係更進一步,交談起來也就更加輕鬆隨便。羅貫中講到了年輕時候加入張士誠的起義大軍,共抗大元,和殘暴的元韃子浴血奮戰。後來,韃子兵被趕回草原,為爭天下,中原的各路英豪開始了混戰。和陳友諒打,和朱元璋打,到最後,由於張士誠的勢力漸大,手下開始拉幫結派,派係之間互相傾軋。羅貫中由於出身低下,當初是給唱曲的優伶們寫劇本的,和小偷妓女一樣屬於下九流行列,社會地位連老實巴交的種地農民都不如,在這種環境下,生性耿直的他認為自己抗擊外辱的任務已經完成,不屑於加入這種內鬥中,毅然決然的離開了起義軍,找到自己的老師施耐庵,師徒兩人開始了隱居寫的生活。

後來才能更勝一籌的朱元璋果然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明朝。昔日的陳友諒、張士誠等義軍首領及其部下遭到了殘酷鎮壓,幸虧羅貫中脫離張士誠的早,又一直在鄉村山野之間隱居,才沒有遭到波及。但是,這世界想要有個和平的環境何其艱難,戰爭一起,無權無勢的老百姓不是想躲就能躲得開的。朱元璋剛剛死了沒幾年,他的兒子朱棣就發動了所謂的“靖難”之戰,戰火再次燃遍中華大地,無路百姓死於戰火,老頭的全家這次沒有躲過去。

當時他們正在福建建陽,為他的新書《三國演義》籌劃出版事宜,結果遇到雙方大戰,他的兒子、媳婦、女兒全都死於亂兵之中,隻有老頭攜著小孫女躲到這裏的竹林山上隱藏了起來。這座竹林山就是羅貫中和施耐庵兩位文學巨匠隱世的地方,他的老師施耐庵當初和他一起在這裏躲了不少年,這山上迷惑人的八卦盤山道就是兩人共同設計的,後來老師去世,羅貫中全家就隱居在這兒,誰料想那一次全家下山聯係建陽書商的時候,竟然巧遇了戰火。現在這山上隻有祖孫倆人相依為命。

上一次,董宇在南京城中遇到羅敷女,那是小孫女去南京城找一位當年的舊識,再次商量《三國演義》出版的事情。結果商量的結果並不理想,卻在大街上遇到了南京城中的惡少,幸虧在客棧遇上董宇他們,為羅敷女解決了一起不小的麻煩。

施耐庵也寫了一部書,名字叫做《水滸傳》,大師還沒完本就去世了,現在羅貫中正在幫著去世的師傅寫後續,估計最近就要完工了。兩本書完本之後,老人這一生的夙願也就算完成了,也就可以安心的去世了,這個小孫女是他唯一的牽掛,要是在他臨死前,能給這個調皮的丫頭找到個好的歸宿,也就能死的無牽無掛了。

老頭剛開始將他年輕時的光輝事跡的時候意氣風發,說到最後就有點像交代遺囑了。董宇也不敢吭聲,隻能一邊喝茶,一邊仔細傾聽。按說,羅敷女應該泣不成聲或者淚流滿麵才對,哪知道這姑娘竟然麵無表情,該幹嘛幹嘛,看那樣子,應該是平常沒少聽老頭嘮叨這些事兒,一副早就聽慣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