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緊閉,吊橋高挑。這小小的縣城,見到大明天朝的軍隊,居然敢關閉城門,拒絕接待,以敵對的態度來對待!
董宇把火氣往下壓了壓,傳令正對著城門,就地紮營!老子就堵著你的門,看你能縮到什麼時候。
紮完營之後,董宇親筆寫了一封信,讓箭法不俗的盛婉兒射進城裏去。盛立強留守岸邊大營,同時保持和艦上的聯係,盛婉兒一向就不聽她這個哥哥的,這次強烈要求隨大軍出征。董宇想著身邊高手眾多,就一個胡玲就足以保證大家的人身安全,就把她帶過來了。沒想到鬆尾義夫這老小子還真來這套,把大門一關,縮到城裏當烏龜不出來了!倭國人不是最喜歡效仿中國的古代遺風嘛?好,老子今天就給你來個先禮後兵!
婉兒身穿一身漂亮的銀甲,騎白馬,挽長弓,嗖!的一下,一支箭流星一般飛上城頭,“嘭!”的一聲,這支箭正射到城樓上擺著的一麵大鼓上,鋒利的箭簇將鼓麵上蒙著的一塊上好牛皮射出了一個小小的窟窿,那支箭連帶上麵綁著的書信直接落到了鼓裏麵!好好的一麵鼓,就這樣報廢了。
城樓上的倭國士兵鬱悶死了,他們也知道現在射箭上城樓肯定是要送信,可這箭無巧不巧的正好射到那麵鼓上,圓圓的鼓麵好像箭靶一樣,城下麵射過來的箭正中鼓麵正中,就好像射中靶心一樣,這些都還算了,最令人鬱悶的是這支箭居然鑽到鼓裏麵去了,要想把信取出來,還得把鼓上蒙著的皮子去掉,這鼓徹底報廢了不說,自己這邊還要動手把它毀掉,這個麻煩勁就不用提了。
好不容易剖來鼓麵,取出書信交給知縣大人,鬆尾義夫一看,氣的直哼哼。董宇這封信沒有任何實質內容,除了一些宣揚大明天朝的官樣文章之外,就是質問他昨天為什麼派人襲擊大明使者,以及今天為什麼關閉城門不接待他和他的軍隊,要求知縣大人馬上打開城門迎接天朝軍隊進城雲雲。滿篇廢話,一句有用的都沒有。聽說就為了這封廢話滿篇的信,居然還射壞了城頭上的那麵震天大鼓!
氣極敗壞的鬆尾義夫跑上城頭,就想向下麵痛罵兩句出出氣,結果向下一看,城門下麵一個人也沒有,離城門半裏地之外,新紮了一片營帳,感情明軍就在他城外紮營準備長住了。滿嘴斥責罵人的話頓時噎在了喉嚨裏,城樓下麵現在一個人也沒有,就算高聲喝罵,離的太遠也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平白的讓自己這邊守城的士兵誤認為自己害怕了。
鬆尾義夫在城樓上生悶氣不提,單說董宇端坐中軍大帳,將吳小七叫到跟前吩咐一番,小七點頭接令,出了帥帳,領了一百名士兵出營而去。接著董宇又安排在縣城的另一側城門也駐紮一支軍隊,防止鬆尾義夫逃跑。
等到傍晚的時候,吳小七回營交令了。和他一起來的除了這一百名士兵,另外還從海邊大營帶來了幾十名炮手。這些炮手都是艦隊裏麵操炮的老手,不僅打得遠,而且打得準,這在那個還是使用原始大炮的年代,已經是項了不起的技藝了。
同來的居然還有羅敷女,這丫頭已經好長時間不見她活躍了,想不到她和大炮這麼有緣,這麼遠都跟來了。
這次一共運來五門大炮,都是從大商會號上拆下來的大號側舷炮,這些炮兵也都是大商會號上的,將軍大人要用炮,由不得這些人不小心應付。
董宇問羅敷女這段時間研究大炮,有什麼心得體會,這丫頭一副狡黠的樣子,就是不肯說。董宇也不說破,心裏說,大老遠的跟來,不就是想展示一下你的發明創造嘛,等本將軍大人哪天有空,隨便畫上幾張後世大炮的示意圖,嚇死你!你這小妮子既然讓我遇上了,這一輩子老老實實的就當我的軍火專家吧。
將軍大人比較體諒大家,宣布今天大家行軍辛苦了,晚上好好睡一覺,養足精神,明天攻城!
《定軍山》的戲文,老黃忠唱得是:四更起床,五更造飯,天明攻城!現實中的大使總兵官董大將軍在天色微明的時候就擊鼓聚將了。學著古代元帥分兵派將時的樣子,抓起一支支大令往下發,本來想隔著桌子扔下去的,最後還是強行止住了這種不尊重人的想法。
“曹兵、劉昊、田凱聽令!”
“卑職在!”三人挺給麵子,答應一聲,齊刷刷的跨步出列,站在正中插手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