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東門外的戰鬥(1 / 2)

鬆尾義夫的想法一點沒錯,大明天朝深受孔孟儒家思想教育,即便是軍隊,也一向是以正義之師自居的,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天朝的正規軍,確實是下不了手的,即便這些百姓是異族人,天朝的軍隊同樣是不能付諸武力以對待。

這些都沒錯,鬆尾義夫也確實是對中國了解的夠徹底。然而他了解的是中國,是大明,或者說是大明的正規軍。如果他眼前的真是曹軍三個人率領的大明水師官兵,或者知縣大人心裏期望的場麵真的有可能發生,但是,當頭對麵的那隻軍隊的將領,換成是李偉這個從事了半輩子殺人越貨勾當,從裏到外根本不知道正義為何物的海盜,歸順大明,或者說穿上這身明軍製服總共也沒滿一百天,還沒有接受過一天正規軍教育的海盜頭子,那麼,鬆尾知縣就隻能很可悲的發現,他的判斷錯了,徹徹底底的錯了。

當李偉站到長矛手後麵,滿臉得意的看著從城裏湧出來的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被他的一句話嚇得倒退回去的時候,臉上的那股得意想藏都藏不住。忽然,那些人開始有人大聲喊著什麼,接著喊的人越來越多,喊聲越來越大,並且人群開始再次發生騷動,李偉的臉色就有點變了。從事過的危險經曆太多,對危險的預知能力就越強,李偉就是這樣的人,他對自己的預判危險能力一向就是很相信的。前麵的人群最少有五六千人,而他自己手下隻有兩百人,雖然這些老百姓全是手無寸鐵,可是一旦讓這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衝過來,就是用腳踩,也能把自己這兩百來號人踩扁了!

“後排,張弓,搭箭!”將軍大人的命令是讓自己在這裏堵人的,當然不能就這樣放這些人過去!他可不知道軍隊不能向老百姓動武這條規矩,即便知道,隻要董宇沒下命令,這家夥也根本不會執行。

兩百人分成四排,每排五十人,隻有第一排的五十人手裏挺著長矛,後麵三排都是要手持鋼刀,背挎長弓的。

李偉一聲令下,後麵三排的士兵全都收刀入鞘,摘弓搭箭,做好了攻擊準備。

“長矛手退後!弓箭手上前三步走!第一列,放箭!”前衝的百姓們迅速進入了射程,李偉這個儈子手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屠殺命令。

“第二列,放箭!”

“第三列,放箭!”

這是董宇交給他們的三層射,將弓箭手分成三層,交替往複,不停的射箭,形成不間斷的箭雨,以最短的射擊間隔,壓製敵人的進攻。這種戰陣上的進攻手段,卻被李偉這個殺人魔王,應用在了這裏,對著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進行著肆無忌憚的屠殺!

從城裏衝出來的人太多了,這些射箭的士兵都不用瞄準,隻要是朝人堆裏射,總能有人中箭,幾乎沒有射空的。

衝在最前麵的人紛紛慘叫著倒下了,後麵的人群不知道前麵發生了什麼,繼續朝前擁,將前麵倒在地上的同伴踩到腳下,無數隻腳踩上去,瞬間慘叫聲嘎然而止,新的慘叫聲繼續響起。

發現前麵的軍隊開始放箭,人群的更加慌亂了。然而,移動起來的人群想要再停下來,卻是難上加難,即便前麵的不想往前走了,後麵的人也會推著他往前,直到這人中箭倒下為止。也有個別機靈的,手裏舉這個鍋蓋或者案板之類的東西充當盾牌防護,這些人冒著箭雨衝到了明軍陣前,迎接他們的卻是早就嚴陣以待的長矛。

從城裏出來隻有一條大路,這條路通向下一座城,沿途有好多村鎮,隻要到了那些村鎮裏,就是逃出生天了。李偉的那兩百人真的不多,排成四排,就顯得更少了,然而他們,卻死死的堵住了滿城百姓的逃生之路。

臨海城,臨海城,臨海而建之城。從城東門出來這條路,一邊是山坡密林,一邊是大海。往後五百步外有條岔路通往別處,李偉的這兩百人就是從這條路繞到城東的。海浪拍擊著礁石,嘩嘩響,遠處海鳥在鳴叫,遠處的海麵上有鯨魚噴出的水柱,本來是一副多美的畫麵,如今卻變成了人間地獄,殺人的修羅場。無數中箭的人倒在了路上、落進了海中,更有那為了躲避迎麵而來箭雨,騰身跳入海中或者爬上山坡,鑽入密林。

鬆尾義夫站在馬車上,看著眼前的慘景,張大了嘴吧,瞪圓了驚恐的眼睛。好半天,晃晃有些昏沉的腦袋,緩了一下神之後,用手指著身後驚慌失措的城衛軍,顫聲大喊:“你們是軍人,快,殺上去!殺退明軍!保護城裏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