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尤鬆這句沐猴而冠一下子犯了眾怒,滿殿倭國的大臣一下子全都站了起來,指著尤鬆七嘴八舌一陣亂嚷,大概是罵人的意思,不過這裏畢竟是在倭王麵前,這幫人也不好表現得太粗魯,董宇並沒有聽到滿殿的“巴嘎”亂飛。
倭王也氣得臉色鐵青,顯然他也被尤鬆給氣到了,不過這家夥算還有點王八肚量,並沒有當場發作,隻是臉色及其不善的盯著眼前的這群大明人。他有點搞不明白了,這群人怎麼就敢這麼無禮呢,要知道這可是在自己的王宮裏呀,這要自己一聲令下,就有無數的武士衝過來,這幫大明人就算再厲害,還不是得當場掛到這兒嗎?他們怎麼就不知道害怕呢?難道這就是中國人所謂的骨氣?真是搞不懂。
雙方越罵越激烈,其實就是倭國的一幫大臣在罵,大明這邊除了翻譯,就沒人聽得懂,這種話,翻譯還沒法翻,隻能心裏暗恨,臉漲得通紅,可是他的身份在那兒擺著,又不能接口回罵,隻能暗自生氣,眼瞅著胸脯子越起伏越高,董宇看著直擔心,這位老兄不會直接給氣成個腦出血吧?
倭王在那緩了半天,總算是把心裏的這口氣給緩過來了,眼見著大殿裏吵罵成一團,也確實太不好看,咳嗽兩聲,雙手一擺,製止住這群人的激烈言辭,“大明使者,我希望你為剛才的話道歉。你這樣侮辱一位國王,難道就是大明的禮儀之道嗎?”
翻譯把這句話翻了,董宇兩眼一翻,“貴國王如果去掉天皇的稱謂,本使馬上讓這位吊唁大使道歉。”
源義持做了個深呼吸,努力擠出一絲笑容,“稱謂問題隻在我國國內實行,並沒有要求大明人也稱呼我為天皇呀,這是我國內部的問題,貴國似乎不應該過問吧?”
“大王稱呼我國為貴國,我認為這種稱呼本身就有問題。我堂堂中華是你倭國的宗主國,倭國年年歲歲來我國進貢,似乎從大漢朝的時候就有了吧?怎麼,現在大王不想承認了嗎?”大漢朝的皇帝就曾經封他們的王為倭奴國王,這是有史可查的。
“這些都是過去很久以前的事了,都是陳年舊曆,我們不講那些了。我很感謝貴使者來吊念我的父親,等明天我會安排吊念儀式。至於貴國軍隊攻擊我國三座城市的問題,很快也會調查清楚地。隻是我很奇怪,這裏是我的王宮,貴國使者以這種態度來和我交流,難道就不怕我留下使者大人嗎?”這家夥皺著眉頭,一副關切的語氣。說著說著就開始威脅了,說的話也和那位前任倭王良懷相差不大。
這貨說話這麼露骨,董宇不接也不行了,“大王,你真的想留下我們嗎?”說著說著,董宇的脾氣忽然上來了,“就怕你留不下我們,先把你自己搭上了吧?”對上倭國國王,雖然他心裏十分的討厭這家夥,不過該有的警惕一點都不少,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我中華近代史上最大的一個敵人了,數次欲致我中華於死地!沒有能量,也根本做不到。放著這樣一個敵人,董宇又怎麼會不重視?不過今天的談話氣氛太不友好了,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到了這會兒,董宇心裏的戾氣終於發作了!做艦隊的統帥也有不少年頭了,即便再悍勇的海盜,像陳祖義、像安吉利兒那種海寇巨匪也都沒在他麵前說過什麼難聽話,明成祖朱棣人家是中國的皇帝,算起來是老祖宗一輩的人,董宇該有的敬畏還是有的,再說人家皇帝陛下也沒和他說過什麼難聽話呀?
心裏一生氣,董宇說著說著,就從座位上站起來了,他一站起來,身後的大龍、李偉等人也都站了起來,胡玲更是不聲不響的向董宇靠近了一步,別小看這一步,就憑這一步,胡玲就能保證,能在這個距離傷害到董宇的,根本就沒幾個人,倭國她不知道,在大明朝來說,能在這個距離不經她同意就靠近董宇身邊的,絕對不超過十個人!倭國的武術高手,總不會比巍巍中華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