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毛羅出現在南海號的大帥廳的時候,安科才知道董宇找他來是幹什麼。這人一旦對某件事執著起來,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安科對董宇的感覺就陷入了這種怪圈。雖然他也知道這樣不對,可就是控製不住自己。按說他也經曆了不少事,還到大明經受過正規傳統教育,思想上不應該走這種彎路的。主要還是安科的性格偏向柔弱,金誌明那一次對他的傷害太深,恰逢他人生最低穀的時候,董宇就像救世主一樣橫空出世,在安科受傷的心靈中留下了抹不掉烙印。毛羅的出現,並沒有引起安科的反感,因為這是董宇安排的,所以他就滿懷欣喜的,以完成董宇交代任務的心理去跟著毛羅學習了。
有了這位正牌天主教神職人員做老師,以安科這種性格,想要不做教徒都難,最終他肯定會拜伏在耶和華的神台下,而天主教義卻是對任何違背倫理的事情都是排斥的。終於徹底解決了這個隱患,董宇心裏有了鬆一口氣的感覺。
在丹吉爾稍作停留,艦隊往東北駛過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半島和丹吉爾就像鉗子的兩邊一樣緊緊的卡住了海峽。公元八世紀,塔裏克率領北非穆斯林跨過直布羅陀海峽入侵西班牙,直到一四一零年,直布羅陀才被西班牙人收複,到現在還沒有幾年,也沒有正式納入其國版圖。英國人要到三百年後,才占領這塊殖民地。直布羅陀上麵的要塞當然也就沒有修建。從船上看去,隻有零星的房屋,顯示這裏還有人居住。
望著北邊那綠色的海岸線,董宇心裏有掩飾不住的激動,這裏就是佛郎機!《明史.佛郎機》中曾這樣描述這個國家的人:其人長身高鼻,貓睛鷹嘴,卷發赤須,好經商,持強淩壓諸國,無所不往。正德年間曾有佛郎機人說他們占領了巴西國。眾所周知的,哥倫布是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出海尋找新大陸從而發現美洲的,由此推斷,佛郎機就是西班牙。
佛郎機人賣給我們的佛郎機炮曾經在中華的近代史上赫赫揚名,明清時期,佛郎機就是火炮專指名稱。
艦隊沿北方海岸線前行。這樣一支龐大的艦隊突然出現在近海,給這個喜歡鬥牛的國家帶來的該是一種怎樣的震撼?駛過巴倫,前麵應該就是巴塞了吧?毛羅在教導他的新學生安科之餘,得空就勸宣慰使大人,艦隊不要在西班牙靠岸,應該直接駛向天主教的聖地梵蒂岡,那裏有教皇,有教堂,有無數的信徒,如果想要欣賞異國風景,還有哪個地方會比離上帝最近的梵蒂岡更值得欣賞呢?董宇向這位令人尊敬的狂熱信徒保證,海洋宣慰司的艦隊肯定會把他送回梵蒂岡,不會讓他再自己搭船回去的。既然來了歐洲,進了北海,不去拜訪一下佛郎機的王室,不去欣賞一下這個充滿激情的國家,那豈不是白進了一趟北海?
一直由三艘歐式帆船組成的艦隊迎麵駛了過來。宣慰司艦隊這麼大的動靜,他們要是再沒點反應,豈不是也說不過去?前麵的希爾頓不知道和他們說了點什麼,這三艘船從艦隊左側繞過,直奔中軍而來了。
來船也守規矩,並沒有直接開著大船直接往艦隊裏麵闖,他們先和外圍的護衛船隻打了招呼,要求拜訪大明艦隊的最高長官。最高長官是你說想見就能見的?這一刻的董宇擺足了架子。初到歐羅巴洲,麵對這些紅胡子的白種人,一定要前期就以勢壓住他們。君不見,幾百年後的後金的辮子王朝,奴顏媚骨,做盡了一個奴才所能做的一切,仍舊換不來洋大人的歡心,得到的隻是無盡的屈辱和磨難。而那個萬字旗下的帝國,憑借血腥的殺戮和強硬的態度,卻在初期獲得了更多的諒解。強權之下出尊嚴,現在這個世界還沒有那麼多的文明和道理可講,強硬,隻有強硬,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事實果然如董宇所料的那樣,聽到這支強大艦隊的長官拒絕他們的拜見之後,這三艘船上的紅胡子們並沒有表示出一絲的憤怒,隻是對此表示了歐洲人的遺憾,然後又提出了對大明艦隊進行護航的要求。宣慰司艦隊需要別人護航嗎?這不過是這些人有點不放心,想要跟著監視的意思罷了。監視就監視吧,反正董宇又沒有直接攻打巴薩的意思。
就這樣,宣慰司的艦隊威風凜凜的行駛在北海的海麵上,那三艘西班牙式帆船就像小跟班一樣,遠遠地吊在艦隊的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