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雪夜攻關(1 / 2)

建衡十四年三月,靖軍駐若伊邊境北部守將李元慤受到命進攻河陽關,北部軍是駐守若伊的精兵,一經受命,即可火速北進,若伊北部收到強攻,三萬大軍大敗,若伊王宣武急命大將百裏齊前往河陽關抵禦靖軍,百裏齊大呼上當,幾月以來將注意力放在靖軍中部,又聽燕長清臥病不起,難免忽視了北部布防,誰知倒讓李元慤占了空子。百裏齊本就不防蕭奕洵,見北線告急,便親率援軍趕到河陽抵禦李元慤,留下自己的心腹魏廣防備蕭奕洵。

蕭奕洵接到百裏齊親自率援軍趕往河陽,哈哈大笑:“我原以為百裏齊最多分雍穀關的兵力去對抗李元慤,沒想到他竟然親自領兵,倒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啊,既然敵軍已動,我們也不能原地觀望,反攻的時候也該開始了!”

修養了半年,靖軍士氣已經恢複,蕭奕洵接連發兵雍穀關附近小城,乘著銳氣,很順利的打通了前往雍穀關大本營的外圍道路,於是士氣大振,鬥誌旺盛。

準備工作都已完成,蕭奕洵便把各將領都召集到營中,對他們說:“你們一直都不明白我要做什麼,現在,我來告訴你們,百裏齊率領精兵已趕赴北線,我們現在可以乘虛直抵雍穀關,生擒百裏齊心腹魏廣了!”

各將領有些暈,突然聽說要攻下雍穀關,一時以為聽錯了,這可是燕長清數年都做不到的事啊,蕭奕洵才來不過一年竟然出此豪言?本有些不服蕭奕洵的將領說:“就算百裏齊不在,雍穀關也是易守難攻,請問代元帥如何攻下雍穀關?”

他特意突出了代元帥的代字,蕭奕洵挑眉一看,原來是燕長清的副將唐光顏,唐光顏是一員老將,在燕長清身邊多年,難免有些傲氣,看著小自己這麼多的蕭奕洵難免不服氣,便在此為難他一番。

蕭奕洵深知這位老將的本性,不打算與他一般見識,但同時他也知道,此刻軍中不服自己的人有不少,此時一定要要樹立自己的威信,他並沒有正麵回答唐光顏的問題,而是說道:“魏廣不如百裏齊,而且此人好大喜功,容易驕傲自滿,百裏齊留他做守將,難免會生了他自大之心,而且現今正直寒季,敵軍更是懈怠,我親自帶領少數精兵突擊雍穀關,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若是計劃成功,請唐將軍領兵支援,若是計劃失敗,奕洵甘願身先士卒,以效朝廷。”

眾將一聽,大驚失色,豫昭王是皇帝最喜的皇子,若他戰死,皇上還不遷怒全軍。見眾將麵露難色,蕭奕洵猜出了他們的心中所想,便道:“你們不用擔心,戰場之上生死難免,若我戰敗身亡,那是我自不量力,怪不得眾人,當今陛下明察,必定不會為難你們。”蕭奕洵冷眼看著眾人,眾人不再出聲,他冷冷道:“看來你們是沒有異議了,既然我現在是元帥,軍令如山,我令已決,你們便執行吧,若是戰敗,一切後果我來承擔,但是現在,誰若不從,軍法從事!”

這話說的很冷厲,蕭奕洵向來謙和帶人,但是一到戰場之上,骨子裏的冷厲果決顯露無疑,唐光顏看著麵前果敢的少年,雖然麵容仍有稚嫩,但是渾身卻沒有一絲少年該有的傲氣和驕縱,隻有仿佛渾然天成的冷靜和身為皇族的霸氣,他的話擲地有聲,各將都被震懾,齊聲道:“遵元帥軍令!”

——————————————————————————————————

建衡十四年四月初,若伊邊境風雪陰晦,氣候惡劣異常,蕭奕洵率領九千人,三千為突擊前鋒,三千為中軍,三千斷後,急速東進。行軍至雍穀關前柴峪村,若伊守軍都因天寒地凍,躲在帳中,毫無防備,前鋒到處,所向披靡,很快便推進到雍穀關前。

蕭奕洵命令將士入村稍作休息,先吃些幹糧,備好戰馬,繼續急行軍。同時,他派一股士兵將柴峪村所有的家禽全部抓獲,眾人不解,蕭奕洵也不多做解釋,隻說到時候自有妙用。若伊本就在北方,冬季很長,當天夜裏大雪紛飛,寒風凜冽,將士都覺寒冷難耐,加上柴峪村往前解釋沼澤水塘,道路十分難走,一幹將士難免生出後退之心,本想著蕭奕洵自幼在宮中長大,哪裏受得了這樣的苦,一定會同意退兵,誰知蕭奕洵全無懼色,心堅如鐵,堅持向前推進。軍令如山,又兼主帥親自領兵,眾將士皆受鼓舞,向雍穀關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