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勝敗因素(1 / 2)

城西,西平王府,書房。

西平王府的書房很是華貴,桌椅擺設自不用說,天青色的紗窗薄如蟬翼,透著窗外婆娑的樹影,給人迷蒙之感,正是江南進貢的上好的絲綢。

書房外植著幾株常青的石楠樹,此時枝繁葉茂,風吹過,偶有枝葉簌簌的相撞,像是夏日下著的雨。

蕭城毅麵前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墨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正是上好的西湖龍井。

旁邊的紅木座椅上,坐著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端起茶盞,喝了一口,緩緩道:“豫昭王這兩步棋走的真的是太漂亮了,既博的了好名聲,又立了威,讓旁人不敢輕動。”男子中等身材,四方臉龐,他兩隻眼睛有點凹陷,不過卻有一份精明在裏麵,他便是蕭城毅今年較為倚重的人,戶部侍郎江越。

蕭城毅麵色不悅,反正隻要蕭奕洵好了,不管什麼事他都不悅。

見蕭城毅隻是麵色鐵青不說話,江越繼續說道:“仇池的安定和對刺客的鐵腕處理已經或多或少的體現出了豫昭王治國的能力。”他微微感歎:“我原本以為豫昭王不過隻是軍事才能出色,畢竟龍靖楓帶過他幾年,但沒想到他的政治手腕也不遑多讓。”

此次豫昭王妃被刺殺,豫昭王府或多或少受到了衝擊,蕭奕洵卻在三天之內做出了這樣的兩個決定,在他以為蕭奕洵即將示弱之時,蕭奕洵突然以雷霆般的手段快速解決了這件事,不由的讓他刮目相看。

蕭城毅冷嗤一聲:“他不是也沒有找到指使刺客的人嘛。”

江越搖搖頭:“就算沒找到,他也算贏了,他將仇池一地幾乎清盤處理,又將刺客斬首懸屍,不僅得了名望功績,也對幕後的人做出了警告,警告那個人不要再妄圖以這種手段來威脅他。我想這一點是刺殺的人也沒有想到的。”

蕭城毅不想聽江越誇蕭奕洵,他有些不耐煩:“那那個幕後的人你查出來了沒有。”

江越神情複雜:“沒有線索,我想豫昭王府那邊也是沒有查出來。”他沉吟半刻,不由得冒出了一點點冷汗,道:“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目前為止,豫昭王很有可能認為太子一事和刺殺一事都是王爺您所為,但是實際上卻並非我等所為。有如此高手在暗處,王爺可著實要小心。”

“他蕭奕洵憑什麼認為是本王做的!”蕭城毅一聽便來了氣。

江越無奈的搖了搖頭:“還不是王爺您對豫昭王、靖淵王的敵意太明顯了?出了事大家自然會懷疑你。在太子中毒一案中,誰都知道您拚命的打壓靖淵王。”

蕭城毅反駁:“證據那麼充足,本王也是秉公處理!”

蕭城毅性直剛斷,不懂收斂,這也是讓江越很頭疼的地方。他自然知道西平王有何想法,更加知道欲成大事者必須要會韜光養晦,喜怒不露於外。但他雖提醒過西平王,卻也沒太讓西平王收著性子。這是有他的考慮的。

第一,西平王性格向來如此,若一時間轉變,難免會受他人猜疑,還不如一直保持這喜怒隨心,肆無忌憚的狀態,也好讓人覺得西平王胸無城府。第二點,西平王權欲之心外露,在江越看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隻要利用得當,定能收到他想的效果。

說道太子中毒一案,西平王也有疑慮:“你說,這行刺之人和向太子投毒一人會是同一個麼?”他雖粗略,卻並非不懂陰謀詭計。況且這件事他也很失望:“這一案,既沒有扳倒靖淵王,也沒有讓舒貴妃失勢,反倒折了兵部尚書,王馮剛剛向我們示好,竟然就發生了那樣的事。”

他們暗中查訪很多次,卻也沒有得到什麼線索,江越輕撚胡須,麵色嚴肅:“王馮的事情疑點太多,且不說最後關頭突然轉移到他的身上這一點有多奇怪。就憑之前王馮已經暗中表明支持王爺,那麼就算這件事真是王馮所為,他怎麼可能會不告訴王爺呢?”他猜不透王馮的心思:“就算他假意迎合,實際上想要拖王爺下水,但是他被捕後卻沒有吐露一絲關於王爺的事,這就很奇怪了。”

兵部這一塊,蕭祁向來不讓西平王插手,好不容易兵部尚書有意靠攏,竟然被抄家。新繼任的兵部尚書也不是他的人,不管怎麼說,兵部這一塊,西平王是目前沒有多少影響力的。

江越的目光突然變得很銳利,他看向西平王:“少一個王馮沒什麼可惜,但是少了兵部,那必定對王爺大業有損。”

西平王自然之道兵部的重要性,他冷哼一聲:“隻要是人都有弱點,隻要是人就可以拉攏,這點本王從來不擔心。王馮死了,再扶植另一個王馮不就行了。”口氣之中滿是自信與狂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