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的一萬遼東鐵騎以迅雷之勢奔赴戰場。這一萬精兵的投入瞬間改變的靖軍本來慢慢顯露的敗勢。
離漠西側原本便對吳駿馳的死攻趕到非常棘手,遼東鐵騎從西側猛攻,竟從離漠左翼防線拉出了一道口子,位於中軍急忙向西側補充兵力。
連皓月策馬返回中軍,周身全是兵器相接的錚錚聲響以及萬馬嘶鳴之聲。他感覺到形勢正在轉變。突來的援軍顯然讓離漠措手不及,連皓月包括宿伊,他們都以為豫昭王所帶的援軍已經是全部兵力,卻從未料想到姚照珂會從山海關調兵而來。現在連皓月總算有些明白為什麼姚照珂實力如此雄厚,靖朝卻一直將他置守於離邊關較遠的山海關。
騎兵最善長途奔襲,遼東鐵騎的速度更是不在話下,姚照珂作為幾乎全才型的統禦型主帥,對於靖朝全國各地的兵力、兵種都了如指掌,他在最合適的時機派出最合適的援軍,雖然他坐鎮山海關,卻能對邊關戰事起到最大的影響,難怪自從龍靖楓死後,姚照珂就成為了宿伊的心腹大患。
形勢急轉直下,靖軍得到援軍士氣大振,原本穩如泰山的離漠中軍也開始大規模調動起來,連皓月心中隱隱有一個不安的想法,如此打下去,可能會兩敗俱傷。他想,現在宿伊元帥的臉上一定是陰雲密布,本想著一舉擊潰所有援軍,現在卻落到如此進退兩難的地步。想到此連皓月不住加快速度向宿伊處趕去。
當連皓月趕到宿伊處時,他正準備向宿伊稟報戰場的戰況,他剛要開口,就被人一把拉住,連皓月詫異的看過去,發現拉住自己的人正是宿伊身旁的副將申惠,他剛開口:“申將軍……”申惠便對他搖搖頭,示意連皓月不要講話,他指著連皓月看向宿伊。
宿伊麵色鐵青,一眼不發,連皓月隻覺宿伊周身都圍著一層濃厚的殺氣,他正有些迷惑,卻猛然發現宿伊手中有一件金色的令牌在夕陽之下閃爍著光芒。
連皓月登時瞪大了眼睛,那是王令!代表著離漠最高的王納蘭雋命令的王令。連皓月一把抓住申惠的袖子,問道:“怎麼回事!”
申惠麵色沉重,對連皓月解釋起來。
此次宿伊帶兵出征,離漠高層有很多人並不讚同。
宿伊出生離漠貴族,為人高傲冷漠,且多年手握軍國大權,有不少人對他恨得牙癢,但偏偏離漠王納蘭雋對宿伊非常支持,所以對於旁人的中傷,宿伊向來不屑一顧。可是自從宿伊對上了龍靖楓,幾次交戰都敗下陣來,軍需消耗過大,邊關又罕有戰績,宿伊被彈劾多次,納蘭雋也是頗有微詞。此後居峽穀一戰,離漠精兵盡毀,宿伊在朝中受到極大的衝擊,但是龍靖楓的戰死卻讓宿伊在軍中的聲望達到頂峰,這一失一得到底沒讓宿伊的地位受到多大的影響。
可是宿伊在軍中威望過高,的確讓納蘭雋與宿伊之間有了一絲嫌隙。
居峽穀一戰六年後,宿伊卷土重來,離漠有很多人都不同意宿伊的出征,但宿伊威望太高,執意前往平野城。納蘭雋自己也是頗有野心,一直企圖攻占遼東,再圖中原。雖然他對宿伊存在戒心,但的確唯有宿伊能完成他的大業,所以躊躇之下,納蘭雋還是同意了。
納蘭雋同意出兵是建立在宿伊此戰能一舉攻下平野城,可是大半月以來,宿伊在平野城毫無建樹,在檀州兵力不多之時,不發起速攻,反而等著蕭奕洵帶大堆援軍到來時正麵衝擊,消息傳到離漠王城且柔城,又是引起一片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