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聚少成多(1 / 2)

蕭城毅雖然成功的躲過了一劫,但是他現在想想在乾清宮發生的事情,他還是有些後怕,若是當時他內心慌亂,沒有主意。或者是自己沒有推薦蕭楚延,現在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他不敢想,一點也不敢想。

不過蕭城毅有一點還是有些不明白,他目露疑惑,看著自己的兩位謀臣,問:“不過,本王覺得 很奇怪,為什麼當時我的腦海裏隻有他一個人選呢,照理來說,楚延做西北統帥,我應該是一千個不願意啊。”

江越與溫子墨同時一愣,兩人對蕭城毅的話也不由生出了疑惑。是啊,以蕭城毅與蕭楚延的結怨,蕭城毅斷然不該推舉蕭楚延的啊。細細想了半天,江越才道出自己的想法:“或許,王爺心中也肯定靖淵王的才能。或許,其實王爺心中並不是那麼厭憎靖淵王,您隻不過是……”江越揣摩了片刻,方罷才笑道:“您不過是不喜歡靖淵王總是頂撞您,不好好尊重您,將您當做皇叔一樣來看待吧。”

江越這話,擺明了是說蕭城毅心高氣傲,心胸狹隘。

蕭城毅聽後,目光一寒,連胡子都有了怒氣。江越心中一頓,知道自己說的蕭城毅不痛快了,他連忙又解釋道:“臣知道,王爺必是不肯承認的。可是有一個例子啊,前大理寺卿段霖暉,王爺此前對他可謂是恨之入骨,可是段霖暉一旦示好示弱,王爺立刻便能不計前嫌的任用他,這難道不能證明王爺的心胸麼?所以,王爺,您隻是想要在除了陛下之外的所有人麵前樹下威望,所以臣覺得,此事無分對錯,而隻有應不應該。而依臣之間,自然是應該的。”

蕭城毅的怒氣被江越的這一番話說的稍稍退了一點,再加上他今天剛躲過一場大劫,便也沒有再深究江越的話了。雖然今日,憑著自己的應對,蕭文禹相信了自己,並且沒有重罰自己,可是蕭城毅仍然覺得自己這一次是虧大了。他愁道:“因為西北的事,皇上讓本王不要再插手軍中的事情了,你們說說看,這該如何是好,沒有兵權,一旦以後政權轉移,我們手中根本沒有可以壓得住各方軍侯的籌碼啊。”

蕭城毅一心想要讓蕭肅之繼承皇位,但他深知,此事想成,必定會有一般波折,到時候群臣不服,權力分散,那時候最能說話的便是軍權了。安定時期,軍權不值一提,但一旦動亂,誰有兵權,誰有天下!

所以這麼多年來,蕭城毅一心一意的想要在三大戰區分得一杯羹。可是,可恨胡炳恩不能成大事,不光使自己失去了對西北的控製,甚至讓自己以後都不能再伸手軍權,你說這如何不讓他愁,不讓他怨?

一時之間,蕭城毅隻覺得自己口幹舌燥,一連大喝了幾口茶水,但是就是解不了這心頭如稻火一般熱烈燃燒的焦愁。

靜默了片刻,溫子墨突然道:“王爺,其實,我們或許還有另一個方法可以走。”

“另一個?”江越與蕭城毅同時向溫子墨瞧去,想聽聽他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溫子墨目光深邃,如刀鋒般薄削的嘴唇慢慢道來:“以小人之見,胡炳恩卻並非一無是處,至少他也給我們創造出了一個得天獨厚的機會。”

蕭城毅是個急性子,他從來不喜歡別人把話說的不清不楚,便蹙眉催道:“不要說虛的,說具體的,怎麼個機會?”

溫子墨輕微一笑,眼中銳利依然不改十多年前叱吒江湖黑道的冷銳與犀利:“胡炳恩死了,連帶著西北近一半的將領都死在黃興城。但是損失的軍隊卻並不多,以靖淵王的能力,一定可以擋住顏雲和壽同濟此次迅猛的攻擊。但是在這之後,卻並不容易了。”

“今日,皇上對您說西北的軍事係統差點就要癱瘓了,這句話小人相信方禮將軍絕不是危言聳聽。小人以前在隱刹堂的時候,每個堂主,分舵主手下管理的人是有很嚴格的限製的,因為幫主認為,一個人管理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別是那種精細嚴格的組織,一旦所控製的範圍超出了此人的界限,很有可能會導致極大的失誤,這也就是為什麼,隱刹堂在初期,崛起的那麼快的原因。”

“但是後來,為了拓展整個組織,組織大量擴招人員,雖然基層的人員很多,但是幫主為了保證權力的集中,分舵主以上的人員並沒有增加多少,這導致隱刹堂自舵主開始,根本無力約束那麼多的人。這也是隱刹堂最後那麼輕易敗在秦煦卿手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