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朝剛剛開朝的時候,靖太祖蕭景珩就與眾臣以及後來的靖太宗蕭景珵商量過皇陵的地址。
已經滅亡的羲朝皇陵曾經坐落於邙山之北,仿帝都都城的規製,分內城外城,呈南北狹長的“回”字形。據說那縱橫百裏的皇陵是耗費了五萬百姓二十年的時間才搭建而成的。隻是那磅礴而豪華的帝陵,在羲朝沒落的後期,早就被不少人搶掠、偷盜。直到最後被蕭景珵一把火燒成了灰燼。耗費了那麼多人力,幾乎構建出第二個皇城的邙山帝陵,最後亦不過在熊熊火焰之下化為一片焦土罷了。
所以無論在選址還是搭建方麵,靖太宗都異常看重。經過長久完備的討論之後,終於決定將皇陵的選址定在洛陽附近的龍闕山。
首先,皇陵選址於洛陽外,是因為洛陽城自古以來便有王氣龍脈一說,無論多麼霸權狂妄之輩,也從未曾說敢一把火燒了洛陽城。況且洛陽城外龍闕山以“龍”字冠之,更增添了其為“龍脈”化身的神秘感,更是無人敢冒犯。
且龍闕山勢突兀,地處潮河之陰、渭河之陽,南隔關海平原,與太白、穹蒼等諸峰遙相對峙;東西兩側,層巒起伏,亙及平野。
而後,在天然的山峰之中開鑿墓室,比起平地而建,卻是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畢竟在國家建立初期,還是需要注意修生養息,不可過度耗費人力物力。並且,在龍闕山中修建陵墓,兀峰挺拔、 上摩雲霄,下騁相平海,氣勢十分壯觀雄偉。相形之下,即便是再高大在華貴的陵塚,就比如說羲朝的邙山之墓吧,氣勢上也或多或少遜了一籌。
——————————————————————————————————
來到洛陽皇陵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韓千葉基本上已經熟悉了這裏一切。當初,為了防止洛陽皇陵再受外人的侵擾,靖太宗特意在龍闕山安置了一直部隊鎮守皇陵,而現在,韓千葉便是這帝陵軍隊的指揮者。
其實名義上說是帝陵軍隊,可是總的算起來,這支軍隊最多也不過五千人而已。比起帝都長安中的禁衛軍來說人數還是偏少了的。
可是不知為何,韓千葉總覺得這隻帝陵軍隊與長安城中的禁衛軍給自己的感覺截然不同。禁衛軍端重沉穩,這隻帝陵軍隊雖也肅穆莊重,但是總是有一種掩藏不住的鋒芒之氣,這樣的感覺讓韓千葉覺得十分的奇怪,甚至還有那麼一點點熟悉的感覺,但是他又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在韓千葉之下,還有一個副總指揮,名叫林羽清。十分年輕,與自己的弟弟韓西月差不多大。眉目俊朗,麵容清俊,鼻梁挺直,漆黑如墨的眼眸上有兩彎眉渾如刷漆。乍一看,倒與韓西月有幾分相似,所以韓千葉初次見麵的時候便對這個林羽清十分有好感。
隻是相處久了,他就發現這個林羽清與韓西月有很大的不同。韓西月少年意氣,氣血方剛,脾性裏還帶有青年人的固執與傲氣。但是林羽清卻給自己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他有一種淩駕於同齡人之上的沉穩與大氣,並不是說他沒有少年人的氣性,韓千葉曾經邀請過林羽清同自己一起去外山狩獵,那個時候林羽清策馬馳騁、恣意昂揚,的確有少年的豪氣,可是給韓千葉更多的感覺卻是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的感覺,很少有少年人能給自己有這樣的感覺。在他的記憶裏有兩個年輕的人給過他那種感覺,一個是雲殊帝國的陽陵侯風澗澈,還有一個便是年剛弱冠的豫昭王蕭奕洵。
還有一點,也很讓韓千葉注目,那就是林羽清不光意氣煥發,一身的武藝幾乎與自己不分伯仲。他可是經過近四十年才有的這般成就,這個二十多歲的少年人竟然能與自己比肩,如何不讓韓千葉注意三分。
韓千葉閱人無數,所以,他敢肯定林羽清必定不是池中之物。所以他十分奇怪,像林羽清這般的青年才俊,為何會做這平日慌閑,且空間狹小,幾乎完全不能施展自己拳腳的皇陵守將呢?
平日裏,他曾經問過林羽清,可是林羽清隻是稍稍的把話帶了過去,並沒有同韓千葉詳細的說過,這樣一來,倒讓韓千葉對這個林羽清更加的感興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