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恒本是想著袁允南提出另立新帝,西平王定是打算推舉蕭肅之為最佳人選,可是一來而去,蕭城毅隻是否定豫昭王,卻隻字不提瑞懷王,當真讓人覺得奇怪無比,最後更是讓北淮王主持大局,到真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不過,大權交給北淮王總比落在西平王手中要好得多。
蕭容崢環顧四周,心中冷笑,今日他與西平王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合作的倒真是相得益彰,他閉上眼睛,沉思片刻,而後詢問群臣百官,道:“怎麼,諸位大臣都意圖另立新帝麼?“
在場眾人,除去許恒這幾位,不少的人都私下裏或多或少的受過北淮王的恩惠,他說話,自然不會有多少人反駁,西平王那邊的人對他自然是鼎力支持,所以一問下來,倒沒有多少人說什麼。
隻不過杜君浩等人確實十分不滿這個提議,這個時候自然要說上幾句:“太子無病無恙,另立新帝,實在說不過去。”
袁允南是禦史大夫,手中一幫文官自然一天到晚閑著無事,專門彈劾別人,得了袁允南的指示,對杜君浩自然是窮追不舍,禦史中丞周淳中率先道:“尚書大人何必糾結於此,如今我們都意在選出一位得力的君王,好在現今剛有起色的建設之中執掌大局,太子年幼,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成長,待太子長成,皇位將來自然還是太子殿下的,尚書大人何必如此頑固不化?”
杜君浩原本乃是大學士出生,自然不喜旁人說他頑固不化,禦史台的人說話從來不留言麵,這一來到將杜君浩給氣了不小。
禦史台如此咄咄逼人,連吏部尚書都不放在眼裏,看來西平王是吃準了杜君浩在吏部尚書的位置上是呆不了多久了,許恒依舊不動聲色,出言化解尷尬的局麵:“好了!所有想要說話的人都先消停下來,看看王爺有什麼說法。”在西平王沒有亮出自己底牌的時候,許恒並不想過早的與他對立,許恒很清楚,現在朝廷之中,地位能與西平王相抗的人並不算多,他已屬底線之一了。
蕭容崢接過許恒的話道:“好了,眾位卿家先不要就此事爭吵,本王先說說本王的意見吧。”他停了停,道:“若真要另立新帝,瑞懷王、豫昭王、恭順王、靖淵王四位親王皆有才有德,那麼按照年紀瑞懷王排行第二,因是他繼承皇位,這個我們再議。接下來便是豫昭王,眾所周知,豫昭王在先帝在世之時,便曾經是先帝意蜀的太子人選之一,德才兼備,按理應當是皇帝的不二人選,但是正如西平王所說,北部戰事,朝廷上下如今非豫昭王不可,若豫昭王為帝,不可能日日禦駕親征,所以豫昭王的位置還容待商榷,至於靖淵王麼,他排行第五,史上鮮少有幼子繼承帝位,再加上靖淵王自身的原因,他應當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雖然蕭容崢的話沒有說明,但朝中老一輩的大臣們都知道,豫昭王母妃一族當初曾經卷入叛國一案之中,靖淵王母族存在汙點,若要為皇,確實說不過去。
“那麼,王爺中意的人選,是恭順王?”蕭容崢四位親王提及其三,唯獨沒有提到恭肅王蕭承哲,許恒何等精明,自然已經猜到了北淮王心中的人選了。
還未等蕭容崢回答,蕭城毅便率先發難:“四弟,你中意的人選是恭順王?哼哼,真是好笑。”他冷笑兩聲,鄙夷之意顯露無疑,“恭順王何德何能能為新帝?一無豫昭、靖淵之軍功,二無陛下治世之能,三麼,按照長有順序,也不應該輪到他,四弟,你怎麼會有這樣荒唐的想法?”
夏舒征亦冷笑道:“那麼王爺,您心中中意的人選是誰呢?應該是瑞懷王殿下吧。”
“瑞懷王有何不可?”西平王霍然轉頭,淩厲的眼神直射夏舒征:“論德論才,瑞懷王二者皆有,再說,論及長幼秩序,本來就該是他為第一人選,夏舒征你還有什麼說的?”
西平王氣勢驚人,他早年曆經戰場廝殺,雖然已經二十多年未曾上過戰場,但一身氣勢卻並非是朝中這些文人所能承受的,他厲叱夏舒征,驚得四周都不敢多言。但有一個人卻並不畏懼西平王咄咄逼人的氣勢,一直冷眼觀察局勢的段霖暉不冷不淡,道:“瑞懷王的確德才兼備,可是卻並不能繼承帝位。”
一見是段霖暉,西平王更是暴怒,直接嗬斥:“段霖暉,你這話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