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豫昭提親(1 / 2)

元光二年,過了正月,前一年的事情基本上都處理的差不多了,遼東的案子在左相的安排下暗中解決,餘下的事情就等著離漠那邊有消息傳來再行動。被張萬達這麼一鬧騰,蕭容崢和姚照珂這邊一時之間無法展開更多的行動,二月初,姚照珂啟程返回山海關,蕭容崢和蕭奕洵二人則忙著監視離漠的舉動。

與此同時,正月間,蕭奕洵曾經派人去了湖廣按察使葛家還有正議大夫曾家商量婚事,原是蕭奕洵聽聞葛家的二小姐葛姝還有曾家的大小姐曾燕婉尚待嫁閨中,有聽聞此而家人意欲選擇一個好的夫婿。豫昭王自豫昭王妃離世後,隻納了一位側妃,身為親王,年紀也早已及冠,到現在膝下還無一個子嗣,眾人雖有所言語,但終不敢在蕭奕洵麵前直說。唯有齊黛瑩偶爾與蕭奕洵提到此事,言瑞懷王蕭肅之膝下已有二子一女,府中除了王妃也有兩位側妃和幾位姬妾。就算蕭奕洵不願再立王妃,也終須延綿子嗣才可。於是乘著正月間齊黛瑩再次同蕭奕洵提到了這件事情的時候,蕭奕洵變順水推舟,遂了眾人的意見,向兩家提親。

秦婉詞死後,蕭奕洵一直不肯再娶,好歹娶了納蘭媛姬,也一直毫無聲息,齊黛瑩知道蕭奕洵的年紀不小了,就算再想著秦婉詞,子嗣不能不要,但她也不敢深勸,如今蕭奕洵聽從了自己的意見向兩家提親,齊黛瑩自然高興不已,便順勢做了個媒人,請了湖廣按察使的夫人還有正議大夫的夫人進宮敘一敘。

這突如其來的事情讓葛家與曾家喜出望外,本來兩家人還在考慮自家的女兒的婚事,卻沒想到一夜之間,竟然等到了豫昭王的提親,還有太後娘娘的做媒,這簡直是做夢也不敢想的事情。兩家的小姐聽說豫昭王前來提親,也是大喜過望,豫昭王美名遠揚,姿容才貌都屬當世一等,對於豫昭王妃的拳拳深情也頗為世人讚道,多少閨中佳人都望有朝一日能入嫁豫昭王府,如今美夢成真,怎叫人不欣喜欲狂,就算是個側妃也欣然接受,畢竟大家都清楚,豫昭王府裏沒有正妃,側妃的地位已經很高了。葛夫人受了太後的邀請,即刻便從湖光啟程前往長安,而曾夫人則在接到太後旨意的時候登時便進了宮。兩家的夫人見到了太後,齊黛瑩隻說了一兩句,兩位夫人便首肯答應,叩謝聖恩了。

有了齊黛瑩從中牽橋搭線,事情進展的很順利,迎親的日子讓欽天監擇了一個好日子,就定在四月中旬。

葛家和曾家或許還不清楚為何這好事會這般突然的降臨,旁人也不知道為何豫昭王會突然向這兩家提親,原因就在於葛家和曾家的特殊地位。工部尚書李峪樹的人同葛夫人是親姊妹,自幼感情很好,而正議大夫曾平之也是禮部尚書曾宇雷的堂弟,關係密切。蕭奕洵很清楚,直接向曾宇雷或者李峪樹提親的話未必能夠成功,反而還會打草驚蛇,從旁邊關係入手,倒容易的多,更何況湖廣一帶是北淮王的封地,和湖廣按察使打好關係,其中利益自然不言而喻。

——————————————————————————————————

正當眾人都在向豫昭王道喜的時候,豫昭王府卻有一人日日煎熬難忍。雖然之前蕭奕洵就同自己說過這件事,納蘭媛姬心中也早有準備,可是當她得知納妃一事這般順利的時候,心中的苦楚與酸澀竟不能自已,噴湧而出。

“你對我有情,媛姬。”那日,蕭奕洵眸清語緩,對自己如是說,細思多日,即使媛姬再不願承認,但心中苦澀卻早已出賣自己。

自從上次她忽然抽開蕭奕洵的手離開座位之後,除去正月裏,無法避免的接觸之外,蕭奕洵便再也沒有來找過自己,似乎他早已將自己遺忘,總說人不如故,可是如今她這故人卻是最淒冷孤涼。

納妃的事情他沒有詢問過她,自己就這麼定了,媛姬又惱又氣,可是轉念一想,她從不是他的王妃,也不是他所惜所愛之人,為何他要來征求自己的意見?如此一想,心中竟有幾分落灰消沉之感。

過了正月,納蘭媛姬是越發低落,每日無事便是坐在窗口,舉著幾本書,一坐就是許久,就連手已麻木,雙腳已無知覺也感覺不到。三月的一日晚間,春風微涼,柔安自院外回來卻見媛姬一人倚著窗台,隻穿著一件素色單衣,怔怔的望著暗色的天空發呆,窗口大開著,料峭的春風吹得媛姬鬢角邊散發飛舞。柔安大驚失色,忙不迭地跑進屋裏,一把將窗簷闔上,心疼道:“公主,你這是在做什麼,這麼亮的天,你還呆呆地坐在窗口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