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互明身份(1 / 2)

秦婉詞這頓早飯吃的異常的慢,她看著碗裏濃厚香醇的粥,拿勺子攪了又攪,就是不吃。

看著屋外守著的兩個婢女,她不免悄悄歎了一聲氣,今天早上看來是不能出府去見蕭玉辰了,這鎮國公一大早急著要見自己,肯定是有要事,而且她總有一種不詳的預感。秦婉詞覺得自己再怎麼隱藏,在飽經世事、見多識廣的元疏麵前,就像是一個班門弄斧的幼童,她很不想去見元疏,卻又不能不去。

端起碗,喝了一大口粥,她漱口了漱,擦了擦嘴,深吸一口氣,抬腳向書房走去,心道:算了,什麼陣仗我沒見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什麼可擔心的。

----------------------------------

書房裏,不止元疏,今日元徵也一並在書房等著秦婉詞。

一踏進去,又問到了昨日那清新雋永的檀香問道,讓秦婉詞的心更加寧靜了起來。她見元徵也在,向二人行禮問安之後,方對元徵道:“長史大人今日不用早朝麼?”

元徵回答:“大王昨日又病倒了,太醫說要注意休息,所以今日便不上早朝了。”

元疏讓秦婉詞不要拘禮,隨意就坐,秦婉詞便隔了一個空位置,跟著元徵坐了一排,隨後問:“不知老國公和長史大人有何事找小女?”

元徵先道:“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事,隻是想聽榮姑娘說一說這次的長安之行。隻是此前一直沒時間能問一問,今兒不用上早朝,正好可以聽榮姑娘說一說。”

睫毛微微一動,臉上的笑容卻依然謙恭溫和:“長安之行,我也隻不過是順道一遊,真正清楚一切的是皓月。元公子應該也聽皓月講過,他可能知道的比我更全,長史大人,不妨問一問元襄。”

秦婉詞不動聲色地拒絕了元徵的要求,元徵的笑容依舊親切和善:“襄兒說的不過是朝堂見聞,這些事情連皓月此前的文書之中都有記載。比較讓我感興趣的倒是一些民間見聞,榮姑娘雖說跟著使團一起走,但是沒有任務在身,定是見識了更多的東西。”

秦婉詞不知元徵的葫蘆裏賣的什麼藥,隻是低眉溫和回答:“也不曾多去什麼地方,大多都在客棧住著。”

“一直聽說榮姑娘文采很好,卻一直沒機會見識過,不過這一次,榮姑娘確實讓我大開眼界。”一直沒說話的元疏冷不丁地冒出了這一句。

秦婉詞微微一愣,隻笑道:“不知老國公指的是什麼?”

元疏從書桌上拿起了一張紙,起身走了過來,笑容和靜:“我聽襄兒說了,你們途徑洛陽的時候,豫昭王在歸鶴樓題了半首詞,懸賞下闋,眾多文人才子苦思而不得,卻被榮姑娘輕鬆地奪了魁,拿到了價值連城的博雅名畫,給離漠使團的禮單之中加了一份重禮,可以說,不是榮姑娘幫忙,離漠這次出使不會這麼成功。”

“使團出使成功,還是使團之人齊心協力,小女不敢居功。”

元疏淡淡搖頭:“我說了,客套的話不用再講,榮姑娘有幾分本事,我還是能看得出了。”還沒來得及想元疏這話裏是不是有什麼別的含義,秦婉詞又聽得元疏道:“榮姑娘這半闋詞寫的是好,情意動人,隻是我有件事情不明白,這其中有一句,蘅承再一曲,這蘅承這個地方,並不出名,榮姑娘怎麼會知道呢?”

秦婉詞心猛地一跳,緩緩解釋:“此次出使,任務不易,皓月一直都知道最大的難關是豫昭王,因而,在出使之前就搜羅了很多豫昭王的事跡信息,因而得知他曾與豫昭王妃在蘅承這個地方隱居過一段時間。”

元疏點點頭,隨口道:“原來如此。”

元徵喟然歎了一聲:“說到這豫昭王,我是真的佩服的厲害,年紀輕輕,文武雙全,不僅帶兵帶的好,而且治國據說也很不錯。日後,必定會成為靖朝的頂梁柱,而且也一定是我們離漠的大患。”說著說著,他盯住了秦婉詞,略有深意地問:“榮姑娘以為豫昭王此人如何呢?”

這氣氛突然變得很尷尬,秦婉詞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借此掩飾住自己麵容上的一絲慌亂,從容道:“豫昭王驚才絕豔,一直都是我們的大敵,隻不過,如今我們的敵人不在靖朝,而在若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