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以道殉情(1 / 2)

前言:

很小的時候,因為是獨生子女,而且性格比較內向也並沒有太多的朋友,我就經常一個人在家中自己玩積木,看電視打電動遊戲,有時候實在悶的慌就騎著自己的小車在街上兜圈。因為我喜歡微風拂過我臉頰的感覺,因為這樣會讓我感覺平靜,讓我感覺此刻我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

可能每個人童年的經曆都會暗中影響我們如今的思維,或許我天性喜歡自由自在,也或者是我的長輩對宗教的執著與偏見和對我約束的枷鎖讓我變的叛逆,又或者是我天生比較求真的性格。現在的自己也總有一種感覺,這世界其實隻是看起來很大,可實際上你哪裏都去不了,隻能在有限的一條街道不停地騎著車兜圈,你以為自己走了很遠,就如同我小時候不管走了多少公裏還是會回到家裏一樣,其實我們都隻是在兜圈而已。

所以一直以來我總有一種衝動,想打破什麼,想逃脫什麼,也想去改變什麼,這種衝動伴隨著我的人生且愈演愈烈。我想其實所有人都一樣,我們會覺得世界越來越小,但其實那是因為我們在長大。總認為遠方有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就在前方等待,然後不顧一切地奔過去,但也許有人真找到了那個理想的世界,也有人發現全是假象和幻想。

有時候我總是在想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麼?功名利祿?金錢權貴?得到之後呢?當你老去的時候,回想一生,你會不會遺憾?當你百年之後你又能帶走什麼?你又會不會思考你究竟為什麼而活?當你苦苦為生活奔波時你就必須放棄一些東西,放棄一些愛好一些興趣更有甚者要放棄一些本來的初心與夢想。當你的社會地位越高你就會經曆更多的誘惑在這些誘惑中你是否又能不忘初心,又是否記得你之前努力賺錢的初衷究竟是什麼?你是否活出了一個自我?答案是“不能”!因為我們人類永遠在計算成敗,取舍與得失,卻沒有人能找到正確答案。

我很欣慰我的路還很長,未來還很遠。因為我一直相信這麼一句話:人生最有價值的時刻,不是最後的功成名就,而是對未來充滿期待與不安之時。有未來是件很開心的事。我願意和大家一起去見證這個未來,見證我們走過的路。成敗,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去追求理想時你就會明白,沒有什麼比追求自我價值更讓人著迷的事情了。或許我們並不會成功但是至少我們為自己的理想努力過,奮鬥過,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正文:

黃昏,一層層厚厚重重的雲霧盤踞在天空,夕陽隻能乘一點點的空隙,進射一條條彩霞,宛如如靈山雷音中的佛陀,散發著金色祥瑞的光芒。一座山清水秀的小山峰峰頂,周圍一片的寂靜,靜得憑蚊子的嗡嗡聲都能聽出它在什麼地方飛,山頂的竹林木屋前一名大約有二十七八歲的白發青年,雙眼略帶一絲憂慮看著眼前的大好河山。

青年身材略微有些清瘦一身黑色緊身衣,手拿一把墨竹折扇,和周圍的空間形成了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兩道劍眉橫掛在雙眼之上,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悟來時見江海古,竹林行遍揭玄門。向道偶提人間事,一笛一扇一昆侖。”青年在這時念出了一句詩句,話敷落卻見從遠處的黃昏中,緩緩走來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手持拂塵道骨仙風。

很快,這位老者便已經站到了青年身旁,看著眼前的青年,老者微微一歎,眼神有些擔憂的看著眼前的青年,聲音也有些擔憂的說道:“簫今何,你已修成正果,為何遲遲不肯位列仙班?”

一聽到仙班二字,簫今何臉色隨即冷了下來,兩道劍眉微微皺起,不過隨後便又無耐的歎道:“正果嗎?我是悟道圓滿了。但隻是個人圓滿的道又求之何用呢?八十三年了,我二十一歲時離家尋道尋找長生之法隻為能與妻兒廝守,為了如此我整整尋找了八十三年,但我卻忘了人又有幾個八十三載呢?如今妻兒已是墓中之人,我求道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原來不過隻是浮生之夢,流水落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