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月丫頭,你看你,這才幾天,就瘦成這個模樣,你呀……”文瑾皇後握著那隻瘦已見骨的伶仃瘦腕,滿目憐惜,“你如此讓人心疼,你母妃如何能安心往生?”
\t“月兒知錯了。”
\t“傻孩子。”這個孩子,以前就不是一個活絡熱鬧的性子,經此一事,怕是更難見上一回笑顏了,可是,這是一個才十三歲的孩子啊。“月丫頭,本宮曉得你心中有萬般的委屈,但誰讓我們是皇家的人呢?生在皇家,看起來光鮮,但有些委屈我們卻不得不受。”
\t“月兒明白了。”
\t“那樁婚約……”文瑾皇後麵帶愧色,“本宮也會設法力勸皇上收回成命,隻是,你莫因它不能開懷。還有三年的時間呢,這三年裏,可以發生好多事,說不定會有什麼機緣,是不是?”
\t“月兒知道了。”
\t“從今以後,你就住在本宮這裏。今年秋天,本宮要到萬華山元和寺為太後和百姓祈福,你也跟著,權當散散心,可好?”
\t“月兒聽皇後的。”
\t“唉……”皇後又歎息了。
\t良親王側妃的父親,即前任宰相,對皇後之父曾有知遇之恩。她雖無法勸皇上取消聯姻,總能替已逝的人照顧好這個最讓側妃放心不下的孩子。
\t“一會兒錦繡坊的人來量裁夏衣,給你也做上幾身,雖說你在重孝期內不宜穿鮮豔衣裳,但總可以做幾套素淡雅致的,也換換心境是不是?”
\t“是。”
\t萬華山元和寺,離京城二百餘裏,往北走百裏即是大片沙漠,向西行五十裏是山巒起伏的江行山區,向東……一時記不起了,回頭須翻一眼地理誌。
\t柳夕月在這時還以為,自己能夠以一顆還算平和的心離開天曆皇族,照母親的叮囑,讓自己去過平靜安寧的生活。
\t她以為可以如此的。
\t——————————————————————
\t四個月後。
\t萬華山有“天下第一山”美譽,峻偉拔俗,靈秀多姿,山有四絕,奇鬆、怪石、雲海、溫泉是也。山上的元和寺為百年名刹,占地廣褒,建築偉美。寺中曆屆住持皆為佛法淵深的高僧,常為王侯將相的座上賓。而現任住侍寥遠法師,尤是名動四海,是以也使元和寺成為皇家祈福必駐之地。
\t文瑾後為元熙帝原配,從皇子之妃到太子之妃,再到今日的一國之母,俱以賢德仁慈服眾。至元和寺為蒼生祈福,三年一行,行之不輟。
\t“月丫頭,出來看看山水,心境是不是豁然開闊了許多?”
\t做過早課,文瑾後挽著柳夕月在寺院後山漫步。觸目之處,山石奇絕,鬆濤滾滾,世俗之事仿佛刹那遠去,使和久未綻笑的柳夕月也麵現了幾分悅意。
\t“的確開闊了。”她極目遠望,向一個沒有終點的遠方,“人說‘不到萬華山,不知世有山’,委實不是誇張。”
\t“是呢,萬華山乃我天朝第一奇山,集合了天地間所有的鍾毓靈秀,在它麵前,群山稱臣,眾山皆小。”
\t柳夕月展開雙臂,美眸輕闔,任穿過高山峻石的風擦過自己臉麵,道:“在造物神奇麵前,世間一切都會變得渺小。”
\t“施主好智慧。”聲若洪鍾,音若江流,寺中住持徐徐而近。
\t“寥遠法師。”文瑾後雙手合十,致禮高僧。
\t“女菩薩有禮。”寥遠亦以雙手合十回之。在寺門外,僧見帝王行禮,是拜今生佛。在寺門內,佛為尊,諸生平等。“這位小施主年幼至此,卻得開悟至此,慧根深種,實與吾佛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