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太子府的差使,本以為是個無事閑差。入職其內,倒真的忙碌起來。每日辰時到酉時,除了用膳時分,俱在案頭度過。譽寫太子府與各省各部的來往文書,擬撰太子下達各處的知會通告,歸納收檔,鎮日筆耕不輟。
\t樊隱嶽自知,皇上特地代太子向兆郡王要人,要得絕不隻是一個盡職盡責的抄寫小吏。審判蘇家的公堂上,書生何默然表現不弱,皇上將之放到太子身邊,縱然無意重用,也不會容其成為兆郡王助力罷。
\t在皇家,同族中人可以平庸,可以紈絝,可以恃強淩弱,可以無惡不做,甚或出類拔萃亦無大礙。隻不過最後一類,須接受居上位者重用同時的慎防、提拔同時的打壓罷了。
\t“默然,在忙麼?”門前一暗,太子柳持昱翩然而至。
\t她擲筆匆忙站起,走出書案,斂袖深施一禮,“見過太子殿下。”
\t“默然免禮。這幾天府內府外的事格外繁多,勞煩默然了。”
\t“此乃卑職當做之事。”
\t“默然不必太拘禁,本王不似兆郡王那般嚴謹板正,在本王麵前,你盡可自在活絡一些。”太子落座於案後,信手拿起一紙劄文,目閱其上,突生欣喜。
\t……淮水治患,功在千秋。卿等為此等千秋之功,煞費苦心,增銀五十萬兩之請,本王閱之,深以為然。然千秋之事,需慎之又慎,卿等飽讀聖人書,更應戚焉有感。東西南北各方軍營防務皆需銀錢無數,戶部吃緊,國庫待盈。卿等體民體國,責不容貸。已增撥一百萬兩銀倘精細打算,分毫必用,未必不能。淮水沿岸民生饑苦,聖上頗有耳聞,望卿等不負聖望,為國為民,克難而為。諭此。
\t“默然寫得好呢。治淮水的官員三天兩頭的要銀子,本王已經增撥了一百萬兩,又要五十萬兩,本王要幾個人都寫了信,想警告這些人莫太貪心不足,又不想在禦史搜羅到其貪賭證據前措辭過於嚴厲,但看來看去,隻有默然這封下諭寫得恰如其分,甚合本王之意。本王總算明白父皇何以如此賞識你。”柳持昱眉頭舒揚,一封下諭令他對這個書生的才華給予了肯定。
\t“一個時辰後,戶部人等過府議事,默然從旁記錄罷。”對這個從兆郡王身邊調來的人,他還不能完全放心,但邊疑邊用,未嚐不可。
\t———————————————————————
\t自在次子大婚時見著凡心“魂魄”之後,隔三岔五,良親王便常到兆郡王府走動,且多在月明星稀的晚間,踟躕留連,久時不返。
\t對此,兆郡王無可奈何,也便聽之任之。並再三告誡作亂者,切莫再二再三,衍生枝節。
\t但,該傷的人,已經傷了。
\t當夜,良親王妃聽到了丈夫那聲支離破碎的“凡心”,睹到了他失魂落魄的懊喪,心底繃了多時的一根弦瞬間崩裂。這個她愛了多年的男人,從來不介意傷她到怎樣地步。
\t偏逢這時,良親王府內一隅傳來驚心動魄的一喊,這尖叫聲持續不斷,向府內四處擴延起來,亂聲大作。
\t“外麵是什麼動靜?”獨坐寢房的蘇氏問。
\t外室的貼身丫鬟欲去探望,豈知剛走到門前,與門外撞來的人跌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