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叢林法則認為,最上乘的晉升謀略是謂“不爭”。在辦公室裏的升遷大戰中,當眾人爭得不可開交之時,唯有你保存實力,以不爭的姿態示人,反倒更有可能坐收漁人之利,一舉獲得成功。
任君原來隻是一家股份製企業的普通員工,幾年前同事們誰都沒把他放在眼裏,可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人,卻連連升遷,幾乎跌破眾人的眼鏡。
想當初他應聘時,連薪酬都不提。進入崗位後,遇到別人不願幹的工作也總是他痛痛快快地接過來。別人都說他傻,可他卻認為,領導站的高,看的準,安排的周全,聽領導的話永遠沒錯。在同事們的印象中,他從來不參與任何爭權謀利的事情。
二三年過去了,任君工作很努力,但進步仍屬中遊,他還是那樣不爭、不要、不急、不躁。
一年前,公司籌備成立一家控股子公司,上麵的領導希望在公司內部提拔一個人來管理。一時間風生水起,許多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想搶到這一肥缺。最初,領導想讓總經理的親信孟凡做這個位置。但孟凡平日仗著自己的背景,誰都不放在眼裏,背地裏不知道得罪了多少高層。上麵的領導左右權衡下來,最終還是決定讓任君來挑這個大梁。這主要是因為,領導覺得任君群眾基礎很好,沒有什麼野心,而且工作能力也很強,比那些寸利必爭、精於算計、勾心鬥角的人用起來更放心。再加上他早來晚歸的工作態度也給上麵某些領導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就定下了他。如今的任君已做到了副總的位子上,成為公司舉足輕重的人物。
所以,不爭者,反倒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不爭,你就不會被人當作眼中釘、肉中刺,別人也不會去攻擊你,要攻擊你也沒有目標。當別人爭得你死我活、相持不下時,就顯出你的分量了。要知道,你每打敗一個對手,就多了一個敵人,你前進的道路就多了一道障礙;你每幫助一個人,就多了一個朋友,多了一個擁護者,前進的道路就多了一分順利。不爭,更顯出一種職場大智慧。
可是很少有人能懂得這個道理,有些人為了爭一個科長、處長、局長的職位,機關算盡,鬥的頭破血流,每走一步,都發現後麵的路更難走!
其實,辦公室裏常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個位置,兩個旗鼓相當的人在競爭,各有各的強硬後台。當僵持不下時,上級為了平息爭端,往往會提拔一個沒有後台,也不想去爭的人來“上位”。所以,在權力的角逐中,“不爭”反而能夠爭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領導通常都不喜歡野心過大的人,尤其是他還在位的時候,你如果迫不及待地表現出對權力的欲望,會招致他的警覺。因為他擔心你會不會因為急於追求權力,而不願再在他的手下屈就,他也不知道你會不會擅自使用原本屬於他的權力來謀取利益,而讓他背上黑鍋……同樣,周圍同事們通常也不喜歡和野心勃勃的人共事,他們會把你看成是潛在的競爭對手而加以防備。
不爭,才是爭的最高境界。有些人跑官、要官,領導還在考察他的時候,他就到處宣揚、炫耀,既想就此造成一個既成事實,也想通過群眾的壓力,使領導就範。這樣反而使領導警惕起來——這樣一個善於爭功謀權的人,這樣一個虛誇浮躁的人,值不值得自己培養、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