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我的奮鬥心法1(2 / 2)

那些日子是寂靜的,一抹傍晚的陽光,照在白色的牆上,屋子裏充滿了柴火沒有充分燃燒後散發出的煙味,讓人頓生一種惰性,對未來好像也失去了激情。在有些破舊的炕上,放著一張橘黃色的小桌子,桌子上淩亂地散著幾本書和本子,還有一支早已舊了的鋼筆。屋子裏,很沉寂,心情也隨之黯淡。當天我給自己安排的學習任務還沒有完成,看著那些數學公式,我深感這自學的難度,也在內心問自己:“我學這些有用嗎?學得再好,又能怎樣呢?”往牆上一靠,眼望窗外,深歎了一口氣。寂靜的屋子,沒有一點嘈雜之音,有的隻是秒針的腳步聲……

窗外的園子裏,茂盛的莊稼已經把整個園子都占得滿滿的,高大的葉子為地麵投下塊塊陰涼,讓懶洋洋的小貓可以有地方睡一個好覺。葉子被輕風吹得無奈地搖擺著,似是掙紮似是向往——掙紮著這大地的束縛,向往著天空……

一陣開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的空間,將我從遐想中拉了出來。是爸爸,他為我們帶來了新消息,“你姐姐家那個和你同歲的孩子,考上北京的大學了。”爸爸這句話,像是一把利刃,直插向我的內心,讓我有一種猛醒的感覺。我們都是同齡人,為什麼他能到北京讀大學,而我就隻能在這個小屋裏囚居一生呢?難道,就因為我的病嗎?雖然我不能奔跑,不能舉起雙臂,但我還有幾個可以握住鋼筆的指頭,和可以思索的頭腦,而有了這些,我完全可以去挑戰我的夢想——當一個作家!這時候臉不自覺地熱了起來,燒得滾燙,直燒得我全身熱血沸騰,我已經不敢再去看我的那本書了——其實應該是沒有顏麵去看了。

眼睛望著外麵,腦子裏不知想的是什麼,但卻在高速地運轉著,以前曾經放棄過的一幕又一幕都像電影的倒放一樣,重新出現在我的腦海裏。回想以前這些,我同樣發覺——噢,我有許多東西都放棄了,如果我不放棄的話,我現在早已經實現我的許多個目標,可卻因為我不夠堅持,不但讓時間白白流逝,更讓自己仍然處在一個愚昧的狀態裏。如果我從七歲就能堅持每天學習,那麼我現在已經可以不費力地自學大學課程了,而不用像現在這樣絞盡腦汁,吃力地學中學課程;如果我當初不放棄,我早已掌握了大量的詩詞,能夠像自己渴望的那樣出口成章了,可我現在卻半天想不出一句詩;如果我當初不放棄,每天堅持學習十個生詞,我現在也不至於寫作進度這麼慢。如果,如果……有太多的如果,可一切又都過去了,不可挽回,一切的如果都已是如果。此時我的麵前就像有一個人在向我狂笑,對我說:像你這樣什麼都半途而廢,最終你將一事無成,別說是當作家,能不能寫好一篇文章還是個問題,如果這樣下去,你終將永遠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非正常人!

“非正常人”四個字,終於激怒了我,憑什麼呀,就憑我的病嗎?我真的不能接受,不能接受這種蔑視,骨子裏一種不屈讓我再也無法忍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的生活是曆經拚搏後的收獲,是苦後的淡淡甘甜,那麼這收獲這甘甜由誰給予呢?毫無疑問,自己!隻有自己創造的東西才有權去享受,不然隻能是難受!

那本書,仍然靜靜地躺在那裏,雖無聲,卻猶如巨雷轟鳴於耳。看看那厚厚的書頁,我已不再覺得是負擔是沉重,那是財富、是快樂,刻苦讀書,隻爭朝夕,是一種光榮,是一種在別人麵前值得炫耀的幸福。通向天際的金光大道已經鋪開,走不走就是自己的事了,我從未承認過自己是弱者,所以我毅然向前走去……

不要懷疑自己好嗎?行動是最好的檢驗方法,在你行動之前,誰也沒有資格說你行還是不行,隻有試了才能知道,即使是沒有成功,那這一遭也沒白走,它至少讓我們沒有蹉跎歲月,也為最後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個意義是最大的。

其實,對未來的膽怯並不是我們這些病友才有啊,這種情況在社會上很常見,如擔心自己學習成績不好,最終輟學;覺得出身貧寒而不敢追求內心的渴望;怕自己能力不行,而放棄去找一個好工作的打算等等。這都是一種不自信,一種退縮。永遠也不要否定自己,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都不敢說百分之百地了解,一個人的潛能是巨大的,這種潛能越是遇到坎坷越是會被發揮到極致。

挑戰自己是一條路——一條不走在上麵永遠也不知道是什麼感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