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權後遲暮(1 / 2)

那日在禦書房中,盡管蕭允尚看起來並不情願,但最終高延慶還是贏得了勝利。淳於氏父子提出的立即派兵增援的提議被無情否決,取而代之的是派人前往邊關查看,待弄清楚情況後再做決議。

從頭至尾,衛覃都是一言不發,仿佛這些事完全與他無關。衛琬則冷眼旁觀這一眾臣子的唇槍舌戰,一字一句都記在心裏,暗自揣度。

待大局已定,眾臣散去後,蕭允尚才對衛琬道:“太皇太後一直掛念著你,你便隨朕一道前去懿安宮探望罷,”想了一下,他又補充道:“皇祖母最近身子不好,你說話時注意些分寸。”

看他小小年紀卻故作老氣橫秋的模樣,衛琬淡淡一笑,點頭應是。

懿安宮今日異常的清靜,平日裏因為太皇太後主掌朝政,這裏總有許多臣子等候覲見議事。然而如今高氏的身子日漸衰弱,終至於臥床不起,朝政的重心便轉移到了高氏族人手上,其中以首輔高延慶為首。

一路上衛琬聽蕭允尚絮絮地說些朝政上的事,心底難掩驚歎,不過才是十一歲的少年人,心裏竟裝得下這許多事,也算是高氏教導有方了。

到了懿安宮的寢殿,薑嬤嬤親手替他們打起簾子,衛琬與蕭允尚一同跪拜道:“兒臣拜見太皇太後。”

等了許久,高氏才有氣無力地應了一聲:“平身罷。”

衛琬抬起頭來,終於在闊別數月後,再次見到了這位在錦朝曆經三朝的太皇太後。數月不見,高氏臉上的肉幾乎都瘦幹了,隻餘深深的溝壑縱橫。不知為何,殿內除了薑嬤嬤外,其他灑掃侍女一個也無,整座宮殿竟有些寂寥蕭條的意味。

從前衛琬見到她時,高氏總是身著朝服頭戴鳳冠端坐在高堂之上,然而除去了那些象征身份的虛飾,她其實與普通農家老婦沒有什麼區別。

高氏顫巍巍伸出一隻手來拉著蕭允尚坐在榻邊,慈愛的目光在他臉龐上流連。看得出來蕭允尚對她亦很有感情,低低喚了一聲“皇祖母”,便將她的手放在自己臉頰上。

高氏勉力一笑,無力道:“哀家的允尚真是越長越像你父皇了,哀家能看到你長大,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薑嬤嬤見她語有悲戚之意,忙打岔道:“皇帝這半個月來又長高了不少呢,若依著老奴看來,皇帝如今倒有些聖祖爺的印子。”

高氏點頭道:“倒是有些相像……”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蕭允尚的臉,看向了遙遠的地方,直到蕭允尚再次呼喚她才回過神來。隨後高氏便揀些朝堂上的政務來問他,見蕭允尚對答如流,眼神中頗有讚許。

隻是在提及方才的戰事時,高氏的眼光驀然一黯,隨即便又笑道:“皇帝辛苦了,下午還要去上書房,不若先讓薑嬤嬤送你回去歇息一下,可好?”

蕭允尚立刻站起來恭恭敬敬行禮道:“孫兒謹遵皇祖母教誨。”

他還未轉身,高氏的眼光卻又有意無意地瞥向衛琬,“哀家許久不見皇後,皇後不若留在懿安宮用膳,也陪我這個老婆子說說話罷。”

衛琬自然是恭敬答應,又起身半蹲著送蕭允尚離開。高氏的目光一直追隨著蕭允尚年輕的身影,直到他走出寢殿才收回目光,重新專注到衛琬臉上。

如今寢殿內隻剩下她們兩人,衛琬隻是低眉順眼地站在床前,等待著高氏開口。等了許久,才聽得高氏一聲長歎,悠悠道:“哀家的時日恐怕不多了。”

衛琬仍然垂眸而立,麵色平靜,靜待著高氏的下文。高氏日趨枯槁的眼底恢複了些許神采,讚許道:“皇後,與從前相比,你成熟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