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生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報告: 我國目前HIV感染者已經達到64萬,男男性接觸人群(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約47萬。處於性活躍期的中國男性同性戀者約占性活躍期男性大眾人群的2%~4%,按此估算,目前中國有500萬~1000萬男性同性戀者。男男性接觸者由於存在多性伴、性傳播疾病的普遍性、無保護性肛交及口交等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已被公認為是艾滋病幹預工作的重點人群。我國男性同性戀者又是傳播艾滋病的橋梁人群,由於受到傳統的影響,我國許多MSM往往已經結婚或將要結婚,存在著將性病艾滋病傳播給女性性伴的危險,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HIV極有可能在此類人群中形成集中感染,並通過性途徑擴散到普通人群。
據我們調查,鹿城區的同性戀人群已形成一定規模。由於此類人群不能得到社會認同,屬於“灰色”人群,因此隱蔽性極強,如何在此類人群中開展艾滋病幹預工作,一度成為我們工作中的難題。2006年7月在浙江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CDC)艾性所專家的引介下,我們通過同性戀網站的負責人開始接觸此類人群。經過關鍵人物的“穿針引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通過與本地的MSM人群反複多次的接觸、溝通、了解,基本上摸清了鹿城區男性同性戀人群基本情況,形成了在網站與現場同時開展的幹預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