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老宅搬家(1 / 2)

在沈臨風的親民攻勢下,謝文良和孟氏的態度都有所軟化,覺得沈臨風人還是不錯的,但兩家的差距太大,結親的話還是不合適。

沈掌櫃為了自己小主子也是煞費苦心。好在他和謝文良孟氏早就混熟了,可以時不時的敲敲邊鼓。今天呢,誇一誇沈臨風如何文武雙全,明天呢,就唉聲歎氣的講述一下沈臨風的悲慘童年,後天呢,就說說沈臨風對他們這些老仆和屬下如何寬厚……

別說孟氏了,就是謝文良這個大男人,都開始同情心疼沈臨風活的不容易了。這要是別人,敢同情他?沈臨風絕對能一張臉黑到底。但要是嶽父嶽母……隻要能讓他們同意把閨女嫁給他,同情就同情吧,他已經顧不上傲氣和臉麵了。

比起實實在在的媳婦兒來,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

而謝瑤和沈臨風真正見麵的時間卻並不多,她可忙著呢。比起果園來,老爹更關心莊子裏種下的糧食。胭脂鋪子有娘親盯著,她完全可以放心,所以謝瑤時不時回上柳村看看果園。

雖然之前發生了一場雪災,讓北方的農民們受了災,但上柳村卻躲過了一劫。果園沒事,當初種果樹的人如約拿到了獎勵,個個歡喜不已。鄰村雖然看著眼紅嫉妒,但因為上柳村人心團結,他們也沒人敢來搗亂。

何況,經過官府的上報,上柳村的現象被皇上看做是祥瑞之兆,受到了縣令大人的保護,就更沒有宵小不長眼的來觸黴頭。

至於謝瑤外祖父家,外祖父和舅舅們都是做生意的,家裏雖然有些田地,但都是佃出去的。今年年景不好,他們免了佃戶的租子,雖然會損失一切錢糧,自家卻不會過不下去。

讓謝瑤最吃驚的是,謝家老宅竟然集體搬走了。不是村長趕走的,也不是過不下去了,而是謝琛不打算繼續科舉考試了——爺爺當年的一個同窗的兒子現在當了縣令,謝老太太從當初過繼謝瑤一家的五千兩銀子裏,拿出了一部分,給她大孫子捐了個官兒。

謝老爺子那個同窗的兒子,就是豫縣的縣令。謝琛捐的官,也就是豫縣的縣丞。縣丞這官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本來以謝琛的秀才出生,那是不能當縣丞的,但這個豫縣的縣令,在京城有關係。

這個關係,還是吏部的尚書。倒不是吏部尚書有把柄在豫縣縣令手上,也不是兩人狼狽為奸貪汙受賄,而是吏部尚書年輕的時候,受過豫縣縣令老爹,也就是謝老爺子那個同窗的恩惠。

當人家提出要他報恩的時候,雖然吏部尚書對於被人挾恩求報的感覺很不爽,但為了了解這段往事,還是點頭了。因為謝琛隻是個秀才,所以為了讓他補上豫縣縣丞這個缺兒,還是頗費了一番功夫的。

吏部尚書找到一個姓謝的舉子,年歲比謝琛稍大一些,家裏情況不大好,謝舉子纏、綿病榻許久,最近才過世。找到他的家人以後,給塞了點銀錢,吏部尚書又做了點手腳,就讓謝琛頂了這位舉人的功名。

然後,再給他安排到豫縣的縣丞位置上。

雖然事情周折,總算結果令人歡喜。謝家人接到消息,立馬就賣了田地賣了家當卷著行李雇了馬車去豫縣過富貴生活了。

老宅的人走的時候大張旗鼓,耀武揚威,在村民們或是羨慕或是敬畏的眼神裏,狠狠出了一口氣。但是他們卻沒有通知謝文孝和謝文瑩。

如果說謝文良是被過繼出去的兒子,和他們沒有關係了,可謝文孝和謝文瑩呢?那可是他們的親兒子親閨女啊!

臨了,他們卻是最後一個知道這件事情的人。

上回謝文良被爹娘高價“賣”了出去,謝文孝就覺得難受,現在這事兒一出,他就更加心寒了。

謝文瑩還能用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勉強解釋一番,那他呢?果然啊,在爹娘的心裏,隻有大哥一家才是他們的親兒子,他、二哥還有小妹,全都是可有可無的。

為了這事兒,謝老三悶悶不樂的好久,就算媳婦兒有了身子,家裏的豆腐坊生意也蒸蒸日上,也沒辦法衝散他心裏被親生父母拋棄的陰鬱。

柳氏倒是很看得開——她對自己那的公婆從來就沒報過希望。左右自己夫君也不是個軟耳朵,她也不和公婆過日子,就算公婆對她有不滿,他也不在乎。

在媳婦兒的和孩子們的開導下,謝老三總算慢慢想開了。就算爹娘不要他這個兒子了,他還有妻兒在,自己作為一家之主可不能那麼頹廢,不讓媳婦兒孩子指靠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