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離開了醉春樓,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隻是因為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先生對瑤兒的情意,瑤兒自是心知的,隻是瑤兒擔當不起先生如此深厚的情意,瑤兒本是幾年之前就該死於非命的人,蒼天憐我,留我數年得遇先生,已報當年滅族之仇。
此仇將報,瑤兒於塵世那份牽扯掛念就此結束,這些年來,於醉春樓內,瑤兒看盡世間人情冷暖,於先生這般待我好的,怕是普天之下再無他人,先生此份情意,瑤兒隻能牢記於心,卻終不得為報,醉春樓終究不是瑤兒身之歸宿,瑤兒心知先生意屬於何,是想帶了瑤兒浪跡於山水間,隻可惜瑤兒無此福分。
受人於恩惠,當得此為報,秦姑娘對先生的情意,瑤兒看於眼,感於心,歎於懷,細數之來,瑤兒為先生所做,竟不如秦姑娘萬分之一,瑤兒又有何德,敢擔起重意?瑤兒一心不再塵世間,還望先生莫得掛念,佛曰一念心清淨,於此蓮花處處開,我說一花一世界,何不一土一如來?
這紛紛塵世纏擾,終究還是倦了吧,佛門淨土,青燈古佛,那便是我最終的歸宿,茂竹鎮全族老少遇難,其實瑤兒糾占其因,若無瑤兒之因,哪能得陸修惡下殺念的終果,若我當日少一份固執與自私,多一份寬容與退讓,怕是如今時景,也與此時大為不同罷。
我走了,自此世上,再無清竹,還請先生勿念,先生的緣,不在我這,先生莫以為擾,莫以自纏,有時風景,自在回頭之間。
“師太,我想落發為尼。”
清煙繚繞的佛堂前,一身素衣簡便的裝扮的清竹含笑而跪,此時她眼色空靈,目光堅定的凝視著佛堂前的佛像,一旁的師太淡然道:“施主,一入佛門,情緣俗事便都如同前塵往事,再也不能掛懷於心,施主,若是還有心結未了,不妨了卻心結,再入空門罷。”
清竹緩緩的搖頭道:“師太,我已放下了心,放下了我的前塵俗事,師太為何還放不開呢?”
師太微微一楞,雙手合十道:“阿彌托佛,佛度有緣人,是貧尼拘泥了。”
清竹報以一笑,輕輕的閉上了眼睛。。。
一頭青絲隨風而落,每一根一縷,都仿佛是那一段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記憶裏那片竹林裏,姐姐與陸修相擁而泣,記憶裏那個喜紅的夜色裏,陸修狠狠的將自己推下了山崖,記憶裏那個清冷的晨,她敲響了醉春樓的門,記憶裏的眉舞,用最優美的舞姿舞出了年華的旋律,最後在一片繽紛的落紅之處,頹然倒地。記憶裏笑顏如花的錦瑟,揚手彈出動聽的詞曲,她口中輕吟著橋邊紅藥歎夜太漫長,月也搖晃,人也彷徨,烏蓬裏傳來了一曲離殤,記憶裏,那青澀的男子,揮動著明亮的音符在自己的思維深處重重的劃下了一筆深深的墨印,青絲一片一片劃落,一行清淚順著她緊閉的眼角淺淺的落在了唇邊,又滴落在素色的衣袍上,印出一道小小的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