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笑容展現親和力(3 / 3)

從微笑中分辨真誠與虛假

情境再現

姐妹倆共同翻閱一本時尚雜誌,姐姐指著一個微笑的平麵廣告模特的插圖說:“你看,她的笑容很不真實。”妹妹湊過來,看到模特嘴角上揚,臉上卻連一絲皺紋也找不出來,於是說:“這是她的職業笑容。”

很多廣告中的模特都有這副笑容,她們笑意盎然,卻很難有什麼感染力,因為這些笑容是她們刻意控製自己的表情做出的。

臉部紋路教你分辨真笑與假笑

情境再現中的妹妹指出模特的笑容是假的,因為她看到了模特光滑無痕的臉部肌膚。實際上,當一個人發出真心的燦爛笑容時,眼角和嘴角都會浮現出細細的紋路。

要想知道為什麼臉部紋路成為真笑與假笑的區別,就要先知道人的笑容形成的科學道理。人的笑容是由兩套肌肉組織控製的:以顴肌為主的肌肉組織可以控製嘴巴的動作,使嘴巴微咧,露出牙齒,麵頰提升,然後再將笑容扯到眼角上;而眼輪匝肌可以通過收縮眼部周圍的肌肉,使眼睛變小,眼角出現皺褶。

我們的意識可以控製以顴肌為主的肌肉組織。也就是說,我們自己可以命令這部分肌肉運動,即便我們的內心沒有感覺到愉快,也能製造出嘴部的笑容。而眼部周圍眼輪匝肌的收縮完全獨立於我們的意識之外,我們不能自主地去控製,隻有內心真正地愉悅才能激發它的運動。所以,在一張不真誠的笑臉上,細紋隻會出現在嘴的四周。

不過,在某些誇張的假笑中,眼睛周圍同樣會出現細紋,因為顴肌肌肉群的收縮可以導致眼輪匝肌的收縮。當顴骨處的肌肉收縮至一團時,眼部四周就會因為顴肌的擠壓而產生細紋,看起來就像真笑。這個時候你可以觀察對方的眉毛部分,因為開心而麵露笑容時,眉毛與眼瞼之間的部分眼皮會向下移動,眉尾也會隨之微微下沉;假笑時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不必矯枉過正

就像善意的謊言一樣,善意的假笑也並不是沒有一點兒可愛之處,我們不必把打擊假貨的精神統統搬到對笑容的辨析上。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準確地區分真笑與假笑,隻要看見有人衝我們微笑,我們大都會有一種滿足感。既然有了這種滿足感,我們也就不必每時每刻都去深究對方的笑容是真是假了。

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我們提倡真誠的笑。但平時的“練習”也並不就是假惺惺的,因為人在微笑或大笑的時候,不管是否真的有特別開心的感覺,左半腦裏的“快樂空間”都會感到興奮,而腦電波也會因此而變得活躍起來。這樣的練習增多,人也就會變得愛笑,也就會有更多發自內心的笑了。

憤怒、哀傷也會笑

在通常情況下,笑都表示愉快的心情,但是有些時候,笑也可以用來表示憤怒、哀傷等情緒。

有時,當人們憤怒、哀傷、憎恨到極點時,反而顯得笑容滿麵,這時笑的背後卻隱藏著強烈的恨。比如夫妻吵架,當彼此的矛盾達到頂點時,那種怒容逐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從容的微笑,態度也變得謙恭。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已經和好,而是表示雙方關係已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因為他們一直保持敵對的態度,其行為已超越社會規範所容許的範圍,經過審慎的自我判斷後,隻好強作笑顏。這麼做隻有進一步加深對對方的憎惡和怨恨,最終導致夫婦關係破裂。

在擁擠的地鐵車站,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人肩背大挎包,手裏拎著旅行袋,急匆匆地向地鐵列車趕來時,車門卻關緊了。她一邊眼睜睜地看著車離去,一邊懊惱不已地跺著腳,但是臉上卻浮現出一絲笑容。

這種情形的笑容,當然不是愉快感情的流露。可是如何解釋這種笑容呢?原來,這是一種自嘲的笑。那個趕不上車的人,由於自己的狼狽和窘相,便把自己作為嘲笑的對象,企圖掩飾內心的焦灼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