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經常被儒家歪曲為“墨家門徒不愛學習”,大抵在儒家看來,隻有讀四書五經才是學習,隻有研究經義才是做學問,至於什麼研究木匠工作,學習機械維修,毫無疑問是自甘墮落,不求上進的做法,根本不是學習。
班主任繼續道:“本來我以為他是那類不惹事的乖學生,雖然不愛參加集體活動,可也不用老師們擔憂,很省心,直到上學期末的那個事件曝光,才知道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司空明問道:“上學期生了什麼?”
“出來你恐怕很難相信,泰禪在班級裏組織人手,他讓班級裏成績好的學生將作業借給成績差的學生抄,有時甚至直接幫忙做作業,而差生則拿出一部分的零花錢作為報酬,他自己則是當一個中間人,負責兩頭牽線。
泰禪還給這個組織製定了規章製度,要求成員嚴格保密,後來要不是其中一名學生,因為賺了零花錢用來買玩具,被家長誤以為是偷了家裏的錢,不得不老實交代,隻怕我們還不知道班級裏有這樣的金錢交易。”
司空明摸著下巴道:“居然還生過這樣的事,看來這子不僅腦子靈活,膽量也不,要知道構建這樣的團隊,需要的不僅僅是計劃,還有行動力和交流能力,尤其是第一筆交易,要取信別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可不是誇獎他的時候!”班主任唏噓道,“直到現在,我都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學生能做到的事情,他的資越出眾,我們就越應該將他導向正道,否則一旦走上歪路,將來他給社會帶來的破壞將無可估量。”
司空明想了想,問道:“請問,泰禪在整個事件裏有沒有收過錢?”
“這……倒是沒聽過,好像他隻做一個聯係人,並沒有抽取手續費,這也是學校沒有將他通報批評的原因。”班主任回憶道。
“那麼,他有沒有讓同學參與考試作弊,從應作模式上看,花錢請人做作業,跟花錢請人幫忙作弊,並沒有差別。”
班主任略微一驚,思考片刻後道:“這方麵我倒是沒有想過,但應該是不曾有,否則肯定有學生舉報,我們的監考老師也不是吃素的。”
司空明忽然想起,此世的教師可都是身居內功的,耳聰目明,考試作弊的難度直線上升,很容易被當場抓住。
“謝謝老師,我回去後必然好好教導他,不會讓您失望。”
“我知道他是孤兒院長大的,從沒有父母教導,難免會行差踏錯,所以更需要我們引導他走上正路。作為教師,我能做的其實也很有限,家庭永遠是教育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你們能夠真正地重視起來,讓這孩子成為社會的棟梁,而不是讓他將能力用在做壞事上。”
班主任語重心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