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衝突,往往都是由早期一些潛在的小問題開始。正因為問題小,婚姻這塊“蹺蹺板”的傾斜不明顯,夫妻都不會太在意,隻看到有些不對勁而已。這種小問題,很容易因雙方的退縮掩蓋過去,但其實“蹺向一邊”的問題沒有得到真正解決。久而久之,一旦發生小孩出生、工作挫折等重大事情,便會成為衝突爆發的導火線。
男女愛情的產生和婚姻關係的鞏固,往往是由兩類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一類因素是生活目標、價值觀念和興趣的共同性,這是顯而易見的;另一類因素的是性格、氣質和才能的差異性,這也是不可忽略的。夫妻之間要有許多方麵的“同”,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差異。除了相互適應———即順應、同化、內化以外,還有一個方式是“互補”,通過“互補”,以求夫妻更加和諧而一致。
幾乎所有女人的幸福,都是和婚姻有關的。一個小小的家,深愛自己的老公,可以買些想要的東西,並不用多富庶,隻要溫暖即可。有天會有自己的孩子,嬰兒的哭聲充滿屋子,顯得更加擁擠而充實。
許多男人都有錯誤的觀點,覺得讓女人幸福,就要給她多麼好多麼豪華的生活條件。真的不是這樣,對女人來說,愛人和家庭,永遠是比物質重要的,就算再拜金的女人,心裏也有牢不可破的愛情夢。
所以女人幸福的根源,就是愛情,就是婚姻,就是家庭。婚姻學家認為,生活中絕大部分夫妻的婚姻危機,並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對方不忠實”、“生活不協調”、“苛求對方”等,而是由於雙方沒有處理好像“蹺蹺板”一樣的婚姻平衡問題。夫妻間情緒上相互支持、相互了解,是婚姻幸福的最重大因素。
看來,無論我們怎麼去解釋婚姻,都難以說清楚。台灣作家吳淡如說過,婚姻如同一雙鞋子。的確,很多年輕人因為年輕氣盛不懂婚姻而陷入不幸。如同我們年輕時買鞋子一樣,挑選的往往是最華麗、最高貴、最能提升自己高度的高跟鞋。即使再難穿也沒有關係,自己都可以忍耐。直到腳底起泡、疼痛難耐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鞋子最重要的作用隻是陪自己走路而已,舒適就好。雖然年輕時,誰都可以因為一時的衝動買錯東西,也有資本付得起那些高昂的“學費”,但對待婚姻卻不能如此輕率,婚姻的失敗可能會毀掉女性一生的幸福,很多時候是無法彌補的。
幸福的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其實每個女人都希望與自己心愛的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婚姻對於每一個女人來說都是神聖的,女人在情感上的專注與執著,注定了婚姻是女人一生的幸福追求。但婚姻卻不同於戀愛,法國劇作家尚福爾形象地比喻“戀愛有趣如小說,婚姻無聊如曆史。”
從眾多幸福的婚姻中,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都有著諸如理解、寬容、信任、體貼、忠誠、和諧的性等這樣的關鍵詞。而不幸福的婚姻,大部分是兩人初結婚時情投意合、如膠似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被無休止的爭吵所代替、或是從埋怨漸漸走向疏離、或是由不斷猜疑走向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