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皇帝駕崩(2 / 2)

六位顧命大臣早已候在殿中,見到三人進來,齊齊行禮問安。

及至分別落座,月碧落急問:“到底出什麼事了,竟將本宮等三人從皇帝靈前請了過來?”

“回娘娘,據可靠消息,壽王已帶領十數萬精銳奔襲京城,對外說是奔喪而來。”月驚楓拱手作答。

月碧落失聲道:“既是奔喪,何須帶那麼多兵馬,這不是擺明了奪位而來嗎?”先前壽王便蠢蠢欲動,好在先皇及時回朝,南方水患又得以治理,才令得他一直按兵不動,不想先皇屍骨未寒,他便按捺不住了。

“娘娘揣測得及是,臣等正是憂心如此,所以才找兩宮娘娘還有太子來商討對策。”宰相杜大人接口道。

軍機大臣李將軍慷慨激昂:“商討什麼?依老臣看,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隻要娘娘太子一聲令下,老臣願帶兵阻敵於千裏之外。”

“問題是,原陳國、趙國、北越舊部得到皇帝駕崩的消息後,已有一起興兵作難之勢,加上西涼勁敵當前,這個時候恐怕不宜內訌。”

月驚楓將心中的擔憂一說,一直未出聲的竇漣漪當即頓首道:“月王所言極是,唯今之計,上上策應是勸得壽王退兵。”

“勸退?談何容易。如今皇帝駕崩,留下我們孤兒寡母,難保他人不動心思,這個時候想要壽王打退堂鼓,你覺得可能嗎?”

月碧落伸手攬過玄承澤,忍不住陣陣悲意湧了上來。

“本王願意一試。”

堂上三人,一位是自己的堂妹,另外則是在先皇麵前發過誓要力保平安的兩個人,月驚楓當仁不讓地提出前往勸退。

“月王乃皇上親命的首席顧命大臣,朝中無一事離得開月王,勸退壽王的事便由本宮承擔吧。”

一語既出,舉座嘩然。

“不可,此去危險重重,本王但不會讓儷妃涉險。”月驚楓第一個竭力反對。

“老臣也覺不妥,儷妃乃一介女流,這退敵之事就不必勞您出麵了。”宰相杜大人淺哼了一聲,也不同意。

其他幾位的意見也是大同小異。

“本宮請問,幾位大人可有把握勸得壽王退兵?”竇漣漪的眼前閃現出那年中秋夜宴,壽王血濺當場痛失手臂的情景,或許,她同他敘敘舊把握來得更大一點吧。

幾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致認為:“月王與壽王尚有幾分交情,興許,或者,有幾分把握?”

“正是,本王願意一試。”月驚楓慨然應允。

竇漣漪不怒反笑:“國家大事豈容一試?若試之不成,後果之嚴重幾位大人想過沒有?此事就這麼定了,大家不必浪費唇舌在這個上頭。”

幾位大人還要開口據理力爭,月碧落搶先道:“既然儷妃信心滿滿,何不讓她一試!好了,此事按儷妃說的辦,大家不必再爭了。”

“皇後娘娘……”

月驚楓待要據理反駁,卻被竇漣漪略帶不悅地打斷了:“月王,皇後娘娘與本宮的話你也不聽了嗎?還是在你的眼裏,壓根沒將我們放在眼裏?”

這話委實太重,月驚楓額頭冒出了一層細汗:“微臣不敢,隻是娘娘的安危容不得半點閃失,還請娘娘三思。”

“月王,本宮已說過了,不必再爭,議下個議題吧。”

月碧落更是生氣地一揮手,直接下了懿旨。

杜、楊、海三位大人緊跟其後,“既是娘娘發了話,臣等附議。”宰相杜大人接著上奏:“老臣有個建議,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說。”

月碧落一直攬著玄承澤不鬆手,聞言,隻吐出一個字。

“按祖製,應於一個月後先皇入殯方可舉行新皇登基大典,如今情勢危急,老臣以為,不如提前行登基大典,以斷了某些亂臣賊子覬覦之心,不知兩位娘娘還有太子意下如何?”

杜大人當即將心中想法拋了出來,靜等示下。

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兩宮娘娘與六位顧命大臣,堪稱當今玄月皇朝最有權勢的幾位,進行一番深入的探討後,覺得此法可行。

當即宣來欽天監大臣查閱黃道吉日,最後決定將登基大典定於三日後。

三日後,玄月皇朝舉行了盛大的新皇登基大典,改國號萬盛。

萬盛帝玄承澤封母後月氏為聖母皇太後,封生母竇漣漪為聖安皇太後。

大典畢,竇漣漪即秘密離京,開啟了說服壽王退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