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真想做事(1 / 2)

這些問題中,有幾個是馬文生考慮過的。

所以,他也想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村裏要發展,這不假。鄉看村,村看戶,群眾看幹部。我們的村幹部,是不是要在發展上麵動些腦子。有道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村幹部們帶頭搞發展,掙了錢,既是探出了新路子,也是吸引了全村的老百姓向你看齊,是不?”

南平村支書聽到馬文生這麼說,老大不高興地答道:“馬主任,那你說,我這個村幹部能做些什麼發展呢?”

馬文生胸有成竹地答道:“南平村距離南邊的郊縣近,那裏一年種三季,買台收割機,除了我們這裏不算,你到那邊搞業務,也夠你在兩三年內收回成本。”

馬文生一邊寫著會議記錄,一邊又說道:“各位書記主任,我把你們的意見全記下來了。下一步怎麼安排,你們還有什麼建議,我都記下來,然後向領導彙報。”

他這麼一說,原以為十個村支書會有建議,沒想到那些人根本沒拿這個當一回事兒,一個個相互敬煙,跟著會議室裏就是煙霧繚繞。

馬文生見到自己滿腔熱情最終成了眼前的模樣,自然心裏很難接受。他輕輕地敲了敲桌子,“各位書記們,雖然我說要向領導彙報,可不代表我沒有個人的看法。就拿南平村來說,想致富辦村辦企業,這的確是個好想法。可是有想法沒有用,還要拿出實幹的精神來。中平村完全可以借助於現在的碾米機,更新設備,把那裏做成一個大的糧油加工廠。再有,就是我們騰龍鎮雖然依靠采石廠,可是農田也有五萬畝。我看這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用原始的刀耕火種,割稻前往爬,插秧往後挪。要是各位家裏有些錢,買個小型的農機具,既是技術進步,也是為村民們減輕勞累啊。”

馬文生這麼一說,村支書們忽然靜了下來。他們沒想到鎮政府辦的一個說話不頂用的副主任,今天說了這麼多。而且還出了主意。

按照往常,騰龍鎮開這樣的會議,都是會議記錄記好幾張紙,最後呢,都是不了了之。

難道這個年輕人真的想做一番事業來嗎?

村支書們先是沉默,跟著南平村的支書彈了彈手中的煙灰道:“馬主任,你說得在理。這事我也想過,可是,買個小型收割機,就要花掉30萬。這30萬,別說我拿不出來。就算我能拿得出來,你可以算算,一畝地收割了之後,村民能給我多少錢?80塊吧?我一季能割上1000畝到頂了,能收入多少?這個錢回籠慢,而且,有些莊戶也不見得用我這個工具吧?”

馬文生笑了,“這個我想過,賬算得比你不差些。首先,收割季節時間有限,也就是那麼十來天,你一台機器的確割不了多少。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一年兩季,你的1000畝是不是也要翻一倍呢?除掉油費和機器損耗,你收到三分之一的成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三年,最多四年,你就賺了。”

南平村的支書仔細一算,還真是這個理兒。可是他還是有疑問,“關鍵不在於算賬。我想說的是,前期的資金從哪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