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輝說完這幾句話,神情狼狽地離開了。回到辦公室,他依舊心中忐忐。跟著他拿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劉之介的電話,說道:“之介,我是光輝。”他一向這樣稱呼劉之介,不稱劉市長。
劉之介知道今天馬文生去工業園區報到,他也得到了市政府辦的通知,卻推辭這幾天忙著調研,陪新官上任的事兒還是交給組織部吧。
劉之介自然知道自己這個做官心切的大舅哥的心思,安慰道:“我說哥,你的事就這樣吧。再幹兩年,我讓你進人大,做個清閑的官。錢也不少拿。”
鄭光輝卻答道:“之介,不是這話。人家估計要對我動手。”
鄭光輝這話一出,劉之介嚇了一跳,忙問清了原委,然後答道:“這人是做鎮長出身的,我了解了一下,他在鄉鎮,很快就能打開工作局麵。估計是有些能耐,要不陸子強也不會用他。你放心吧,憑這些,他怎麼能動得了你?再說這個園區主任我雖然不兼了,可我還管著工業呢。”
鄭光輝聽到劉之介這麼說,心裏總算是定了些。
是啊,你一個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還不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家的劉之介恰恰就是分管工業的副市長,你一個副縣級幹部,連人大的程序都用不著走,還能動得了我?
此時馬文生正在和胡明星談。胡明星也是個做實事的人,他進門坐下後,就有些激動地說道:“馬主任,上午你跑了一段,看了情況,應該清楚我們這裏為什麼引不來企業了吧?路,窄窄的幾條兩車道,還是斷頭路。水,沒有。管委會的生活用水都是靠市裏水廠用車送,工業用水就別提了。通信光纜還不知道哪年才能鋪上。外頭讓我跑,我跑東跑西,好不容易有個企業感興趣了,來了一看,什麼都沒有,自然就走了。就像上午我談的那家省城客商一樣,人家問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之後,就客氣地道了別。他說再見可是真再見啊。”
馬文生認真地聽著,任由胡明星發完牢騷,這才問道:“胡主任,如果你是投資商,你認為我們這個園區目前最需要做什麼呢?是土地再優惠一點,還是讓我們建了廠房,你帶了設備過來就能生產?”
“建了廠房?我,我沒聽錯吧。有廠房當然好,可是這些都是要花錢的呀,市財政再拿錢給我們建廠房?我估計懸,”胡明星連連搖頭。
馬文生在房間裏踱著步,然後看著胡明星問道:“你說如果真的這樣操作了,企業是願意直接進駐的,對吧?那我們先算筆賬,以建一個一千平米的生產車間來論價,目前需要多少錢?”
胡明星對這些行情也不陌生,答道:“估計按現在的造價,在70萬左右。也許還能再低一點。”
馬文生又問道:“那一個生產車間在千米左右的廠,一年最低的銷售利潤大約多少才能贏利呢?”
胡明星答道:“現在的企業多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千米車間,少說也有200名工人,加上管理人員,一年銷售利潤收入就算保住人員工資,也需要400萬到500萬之間,當然,再算上用水用電以及營業稅收,沒有七百萬,估計要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