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有無利潤(1 / 2)

李明堂今天做市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時長一個半小時。

李明堂先是回顧了上一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談到了為民辦實事的八件大事都在任期內完成,跟著就談到了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最後,他果然提到了跨江發展和跨江大橋的建設。

馬文生靜靜地翻著手中的政府工作報告,那上麵關於跨江大橋的建設談得很具體。

關鍵這個江隻是內河,西部地區多山,造這樣的橋成本很高。

可馬文生知道,一旦跨江大橋提上議事日程,這項工作應該劃歸到副市長王晶的手下,和他馬文生並沒有太多的事。但這座大橋建設,又是談何容易。

參照沿江其他城市建橋的總預算和決算,馬文生估計這座橋沒有七個億是拿不下來的。現在大型的基礎設施建設,是要按比例投入的。這個比例,通常又是國家、省和市按4比3比3進行投入。看起來國家投入比較大,實則不然。因為一旦建橋,勢必涉及到拆遷安置,那些居民們的房屋土地,最終都要以人民幣來折算。市裏先期投入,估計就要占比一半了。

這麼大的工程,誰才有資格來做呢?

馬文生在報告上劃著,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他頓時明白了,省裏大佬高澤國估計手頭有建築公司。他馬文生能做實體,高澤國書記不會做嗎?再聯想到李澤恩的父親李長江,馬文生隻覺得背後出了一身冷汗。

人就像棋子一般,在棋盤上轉來轉去。太多的時候都以為是自己在轉,其實是有一雙手在操控著。那手讓你怎麼轉,你才能怎麼轉。

“同誌們,讓我們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在三嚴實係列重要講話的精神指引下,不忘初心,勤奮工作,隻爭朝夕地忘我工作,為把大朗市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李明堂說到最後,加重了語氣。台下掌聲雷動。

下午,人大代表們分組討論李明堂代市長的工作報告。

日報社記者黃雙華跑來采訪馬文生,這個記者已經采訪過馬文生多次了。

因為熟悉,馬文生知道自己必須按照題中應有之義回答了,他靜靜地說道:“大朗要學會多條腿走路。李市長的報告中提到的跨江發展,就是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個人認為,跨江發展的前提,在於我們這一屆政府領導班子要勒緊褲腰帶,過段時間緊日子,把跨江大橋籌劃好,建設好。當然,關鍵在於省裏主要領導的支持。”

黃雙華把自己對馬文生的專訪在發給市報社的同時,也發了一份到了省裏的機關報。

高澤國看到了這條消息,他放下老花鏡,揉了揉眼睛,感歎道,要是當初聽取謝佳瑩的意見,讓這小子過來做省委副秘書長,也許省裏的企業還真有另一番局麵呢。

晚餐時分,馬文生走出了賓館。

津縣縣代表團住在鳳凰樓賓館,馬文生走出了很遠的地方,這才叫停了一部出租車。上車之後,司機向他問道:“上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