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馬的傳令兵說道:“速速去北邊支援!”
那隊日軍聽到兩個不同的命令,一時間不知道該聽誰的好,都愣在當場,那個傳令兵心想:“難道是聯隊長又改命令了,我得到命令就趕過來了,要改命令的話,他們又沒有馬,怎麼可能跑到我前麵去!”
陳飛身上穿著的是軍官的軍裝,剛想說那個傳令兵是清軍偽裝的,隻聽見日軍隊伍裏有人叫到:“濱田桑,聯隊長到底下了什麼命令?”
日本人在認識之後,稱呼的方式就變成了“姓加桑”的形式,這樣表示尊敬,這個“桑”是日語的音譯,對應於不同的語境可以翻譯成“先生”或“女士”,那個“濱田桑”就是在叫那個傳令兵。
這樣一來,證明了傳令兵不可能是清軍裝扮的,那隊日軍看著陳飛他們,一下子警惕起來。
傳令兵把槍摘了下來,瞪著眼睛問:“你們是哪個中隊的?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你們!”
陳飛靈機一動,說:“聯隊長什麼時候改了命令?你們快去迎敵吧,我們要去通知別人了,我們走!”
說完,陳飛一擺手,可是問題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在這個場合下,陳飛是一句漢語都不敢說的,漢語和日語發音的差別很大,隻要說了一句漢語,就會立刻被日軍識破,所以陳飛說的都是日語,可那二十個清軍士兵聽不懂日語啊!所以就在陳飛說出“我們走”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要做什麼!
陳飛連揮了兩下手,清軍士兵才反應過來,開始跟著他走,但是那隊日軍士兵也不是傻子,一下子就看出不對勁了,那個傳令兵“嘩啦”一聲把子彈推上了膛,厲聲喝道:“你們是支那人!”
陳飛抬手就是一槍,把那個傳令兵打下馬去,然後大聲說:“開槍!”
這句話是用漢語喊的,所以清軍士兵都聽懂了,這些人經過陳飛的特訓,從舉槍到瞄準都很快,所以清軍士兵搶先開了槍,日軍士兵倒下了幾個,其他的趕忙找掩體,陳飛帶著人邊打邊撤。
借著暗夜,陳飛帶著人很快逃脫了。一個士兵問道:“上官,我們往哪去?”
陳飛不假思索地說:“走!我們往日軍多的地方去!”
他們沒想到的是,那些被他們忽悠了的日軍在路過其他帳篷的同時,也不由自主地傳遞了假命令,讓不少人都往南邊去了。
日軍的堅守策略的確很成功,日軍士兵的戰術素養普遍高於清軍士兵,就拿射擊這一項來說,在將近一百米的距離上,日軍士兵的命中率接近百分之七十,可清軍士兵就差得多了,一時間,清軍士兵被日軍士兵精準的槍法壓在沙袋牆下抬不起頭了。
林遠也知道清軍士兵的射術較差,沒辦法,誰讓清廷的生產能力太差,提供不了足夠多的子彈來訓練,所以他特地把十門近衛雷霆炮派給了夜襲的清軍,清軍士兵在沙袋牆後麵架起了炮,第一波十發炮彈嚎叫著撲向了日軍。
炮彈在沙袋牆的側後放爆炸,飛舞的彈片一瞬間吞沒了躲在牆後的日軍,清軍士兵趁著這個工夫衝了出來,沒被炸死的日軍連忙起來開槍還擊,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清軍士兵已經衝到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