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火箭彈的鋒芒(1 / 2)

這個第一營,正是打拉哈蘇蘇之戰的部隊,營長正是張耀,林遠為了打好這收複失地的第一戰,暫時把指揮部設在了第一營中。

來到陌生的地點作戰,指揮官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當地的老鄉了解情況,老鄉說道:“這條河的名字來源於滿語,意思是‘河床流動不定’,它的河道經常改變,所以在河兩邊留下了大片的沼澤地,平時趕牲口都得加著小心,否則陷進去就出不來了。想要在這附近過河,隻能走小商橋。”

林遠又問道:“那俄國人過河嗎?”

老鄉答道:“俄國人在河那邊修了崗樓,他們的人很少出來,平時就在小商橋的附近巡邏。”林遠本來想抓幾個俄國人了解情況,聽見這話,心想:“隻好另做打算了。”

林遠聽完老鄉的介紹,就去到河邊觀察地形,河道彎彎曲曲的,距離河邊一公裏的地方全是沼澤地,大部隊不可能從上麵通過,林遠沿著河岸往北走,就發現了老鄉口中的那座小商橋。

小商橋是木製的,有將近一百米長,五米來寬,兩邊有堅實的石子路可供行走,此時正是十月,是諾羅河的秋汛時節,所以橋下的水流速度極快,橋的對岸有一座橋頭堡,兩座崗樓,崗樓上的機槍形成交叉火力,死死封住橋。

崗樓之間,有一個炮陣地,兩門火炮蒙著苫布,從炮身管的角度,林遠推斷出那是兩門射程較遠的加農炮,炮陣地外麵有專人值守,林遠拿過一支半自動步槍,對著天空連開五槍,隻見橋頭堡裏頓時冒出人來,炮陣地外麵的人也衝到火炮旁邊,掀開苫布,準備開炮。

林遠看看手表,對身邊的張耀說道:“從聽到槍響到集結,隻用了五分鍾不到,老毛子的這支部隊,看來是一支精銳。”林遠沒有猜錯,在這裏駐守的,正是俄國有名的鐵血團的一個連,大約有三百人,在曆史上,這個團曾經在俄國與瑞典的北方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被派到完達山修建並堅守要塞,俄軍主帥格羅傑科對這支部隊寄予了厚望。

林遠心想:“如果要強攻這座橋的話,傷亡一定不會小,有沒有什麼好一點的辦法呢。”

林遠看向張耀,指著河邊的沼澤,說道:“這樣的環境,你是不是很熟悉?”

張耀一愣神,說道:“海邊也有這樣的濕地,我們在海軍陸戰隊訓練的時候遇到過,怎麼了?”林遠說道:“你手下的戰士不都是琉球的漁民嗎?他們一定知道該怎樣過沼澤地。”

張耀無奈地笑道:“要說起過沼澤地的法子我也知道,我們也訓練過,最簡單的法子,走之前用木棍探探路麵,就不會陷進去,可是這樣的行進方法速度太慢了,一但被敵人發現,就會造成很大的傷亡。”

林遠說道:“沼澤地之所以會把人陷住,是因為人踩在上麵的時候,受力麵積小,壓強大,要是人踩在木板上,就增大了受力麵積,人就不會陷進去了,再用槳一樣的東西推動泥漿,木板就能向船一樣往前走了。在沿海的一些地方,漁民就用這個辦法抓捕海邊灘塗裏的魚。”

張耀連忙說道:“我這就去安排。”

張耀在部隊中一調查,果然了解到十幾個戰士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於是就把他們都找來,林遠一問,他們就說道:“這樣的東西在我們那裏被稱為泥板,帶在腳上,就能在沼澤裏穿行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