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9 中國的風貌(1 / 2)

街上的人並不是很多,這是因為此時中國初土的人口並不多,隻有四億,所謂“中國初土”,指的是林遠從清國承襲的土地,不包括林遠新打下的地方。

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口隻有四億,而林遠時代的中國人口,足足有十幾億,如果你是在林遠時代生活的人,把身邊的人,每三個裏麵減掉兩個,就能看到這個時代中國的樣子了。

中國從清末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人口一直都維持在四億左右,這是因為戰亂不斷,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直到新中國成立,社會穩定,醫學技術進步,人口才開始飆升。

在這個時代,林遠在推翻清廷之後就頒布了計劃生育法令,嚴格限製生育,在林遠時代,中國也頒布過類似法令,可是林遠時代的法令,隻在城市有過較好的實施,在廣大農村地區,幾乎形同虛設,生育很多孩子的家庭比比皆是。

按理說這個時代計劃生育的效果應該比林遠時代差,可是事實卻是,這個時代計劃生育的效果要比林遠時代好得多,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人對林遠的個人崇拜極其嚴重。

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專製傳統的國家,民眾很容易形成對國家領導人的個人崇拜,而林遠也沒有壓抑民眾對自己的個人崇拜,相反,他還竭盡全力,加深民眾對自己的個人崇拜,以致於在中國人心中,林遠就是神。

林遠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他被神化以後,他的法令和政策可以得到近乎完美的執行,而來自未來,掌握超越時代的科學技術知識和治國理念,一心為國為民,幾乎沒有私欲的林遠,幾乎可以保證自己政策不出任何錯誤。

林遠被神化之後,很多林遠時代都難以根除的宿疾,在這個時代得到了極大緩解,比如說,林遠號召所有人講文明,不隨地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晚清時期,隨地大小便幾乎是每個城市的常態,一夜過後,城市的大街小巷裏就會出現一坨坨的東西……以致於在清廷被推翻之後,民國政府宣布不準隨地大小便的時候,民眾無不義憤填膺地怒罵:“不讓隨地大小便,還有沒有王法了!”

林遠的“神諭”一出來,各個城市隨地大小便,隨地扔垃圾的現象銳減,甚至有激進學生組成“林遠青年護衛隊”,在大街小巷盯梢。

所以這個時代的街道,比林遠時代的幹淨得多,之所以幹淨,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林遠利用超越時代的科技知識優化了工業布局、改進了工業技術,工業廢水廢氣數量銳減,沒有這些東西,城市自然幹淨了許多,這個時代的中國民眾,從來都沒有聽說“霧霾”這種東西。

幹淨的街道上,有不少汽車,和林遠時代一樣,汽車也成了居民的必備品之一,不過相比於林遠時代,能買得起車的人數量還是少一些,與汽車相比,街上自行車的數量反而要多一些。

街道兩邊有不少新建的樓房,這些樓房和林遠時代相比,層數少得多,最高的樓也隻有三十層,這是因為人口不多,沒有必要建設太高的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