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恩澤。
——作家王蒙
1.走一步路不需要勇氣
曾經有一位63歲的老婦人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市。在邁阿密市,有位記者采訪了她。記者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老婦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一步,最後我就到了這裏。”
為了要達成大目標,不妨先設定“小目標”,這樣就會比較容易達到目的。許多人都會因目標過於遠大而中途放棄,這是很可惜的。若設定“小目標”逐步完成,便可較快地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2.矯正你的弦
一個人請調音師到家來給鋼琴調一調音。這位調音師還真是個能手,他很仔細地鎖緊了每一根琴弦,讓它們都繃得恰到好處發出正確的音符。
當他完成整個調音工作後,主人問他要付多少錢。
他笑一笑答道:“還不急,等我下次來的時候再付吧!”
主人不解地問道:“下次?你這是什麼意思?”
調音師說:“明天我還會再來,然後一連4個星期每周來一次,再接下來每3個月來一次,共來4次。”
他的話弄得主人一頭霧水,主人不由得問道:“你說什麼?鋼琴不是已經調好音了嗎?難道還有問題?”
調音師清了清喉嚨說道:“我是調好音了,可是那隻是暫時的,如果要琴弦保持在正確的音符上,就必須繼續‘調正’,所以我得再來幾次,直到這些琴弦能始終維持在適當的繃緊程度。”
如果我們希望目標能維持長久直至實現,那就得像鋼琴的調音工作一樣,在行動中不斷調整、校準自己的努力方向。
3.撿不撿有很大區別
一個人到海灘上散步,他看見許多海星被早潮衝上海灘,當潮水退去的時候,它們被留在了海灘上。如果被正午毒辣的陽光照射到的話,它們很快就會死去。因為剛剛退潮,所以絕大部分的海星都還活著。那人向前走了幾步,撿起一條海星,把它丟進了海裏。
他就這樣不停地撿啊撿,又一條條把它們扔回海裏。有人正走在他的後麵,不理解這個人這麼做的原由,就追上問:“你在幹什麼?海灘上有成千上萬條海星,你能夠救幾條?救不救幾個海星又有什麼區別?”這個人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又向前走了幾步,撿起一條海星,把它丟進水裏,然後轉過頭來說道:“對剛被扔掉的這條海星來說,撿不撿有很大區別。”
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由諸如“撿一隻海星”這樣的小事組成的。積小善終成大德,積小成終成大功。每天做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終將會有巨大的收獲。
4.每天做100下
開學第一天,老師對學生們說:“今天我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兒。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老師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1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老師問學生們:“每天甩手1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老師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隻剩下八成。
一年過後,老師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隻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大哲學家的柏拉圖。這個老師就是蘇格拉底。
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其實是最難做的事,最難做的事其實也是最容易做的事。世界上恐怕沒有做不到的事,困難之處就在於堅持。
5.帶一些空杯上路
有位年輕人跟一位著名的禪師學禪。禪師開導很長時間,年輕人還是找不到入門的路徑。於是,禪師端起茶壺,朝年輕人麵前的碗裏倒。茶碗已經斟滿,禪師還在不停地倒。年輕人終於忍不住,提醒禪師說:“師父,別倒了!茶杯已經裝不下了。”
禪師這才停住手,慢悠悠地說:“是啊,裝不下了。你也是這樣,要想學到更多禪的奧妙,就必須先把你心中的杯子倒空。隻有騰出空來,才能迎接八麵來風。”
人生路上,時時刻刻要記得帶一些空杯上路。杯子倒得越空,你學習的東西就會越多;學的東西越多,你維持生命力的時間才會越長久。
6.探索“圓圈”以外的知識
一個學生問他的老師:“老師,你掌握的知識比我多許多倍,可你對自己的解答為什麼仍有懷疑呢?”
老師用手杖在沙土上畫了個大圓圈,又畫了個小圓圈,然後說:“大圓圈的麵積代表我掌握的知識,小圓圈的麵積代表你掌握的知識,這兩個圓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無知的部分。因為大圓圈比小圓圈大,因而接觸的無知的部分也比小圓圈多,這就是我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
承認自己無知、少知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智者。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知之甚多的,恰恰給人一種無知的印象。
7.尋找你身邊的老師
1500年,意大利佛羅倫薩采掘到一塊質地精美的巨型大理石,它的自然外觀很適於雕刻一個人像。大理石在那裏放了很久,沒有人敢於動手。一位雕刻家來了,但他隻在後麵打了一鑿,就感到自己無力駕馭這塊寶貴的材料而住手了。
後來大雕刻家米開朗琪羅用這塊大理石雕出了曠古無雙的傑作大衛像。沒想到先前那位雕刻家的一鑿打重了,傷及了人像肌體,竟在大衛的背上留下了一點傷痕。
有人問米開朗琪羅:“那位雕刻家是否太冒失?”
“不,”米開朗琪羅說,“那位先生相當慎重,如果他冒失輕率的話,這塊材料早已不存在了,我的大衛像也就無從產生。這點傷痕對我未嚐沒有好處,因為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每下一刀一鑿都不能有絲毫的疏忽。在我雕刻大衛的過程中,那位老師自始至終都在我的身邊幫我提高警惕。”
許多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別人失敗的基礎上。更多的借鑒一些別人失敗的教訓。這會使自己少走彎路,更順利地抵達目標的終點。
8.塞滿你的時間
為了解釋有效的時間管理對於職業生涯的重要性,老師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後裝進鵝卵石,問他的學生:“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學生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