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實力初現(1 / 2)

楊傲天負手站在貓頭山山峰上,臉上還是那淡淡的笑容,靜靜的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陣陣涼意;副盟主“血手人屠”解飛辦事從來沒讓他失望過,這次也不例外;他不但詳細的解說了江湖的近況,同時也知道一直擔心著的紫霞山莊莊主千金“紫霞飛鳳”李紫霞以讓其師兄們尋得,並以安然帶返山莊。一想到她,心中不由浮現出李紫霞在迎賓樓那氣嘟嘟的可愛模樣來。

看來這幾年的心思沒有白費,從六年前出道江湖以來他就知道實力是這個血腥的江湖絕不可少的東西;所以他不斷的招攬人才,當然他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兵貴精而不在多”,所以自三年前他組建“問天盟”至今,盟內人員也就幾十人而以,但實力卻不容輕視,盟內任選一人都可算是稱雄一方的高手。

就拿副盟主“血手人屠”解飛、“中原一劍”李南天來講,二人二十年前就以名震中原,武林人稱其為“南解北李”,兩人一正一邪,“血手人屠”解飛自出道江湖以來殺人無數,惡名遠揚;“中原一劍”李南天呢,則是俠名遠播,萬人敬仰。

五年前“中原一劍”受俠名所累,約戰“血手人屠”解飛,結果雙雙重傷,俗語說得好“常在江邊走,哪有不濕鞋”,管你為惡也好,行善也罷,怎有些冤家對頭什麼的;二人約戰之事早以傳遍天下,對頭們哪會放過如此機會,都不遠千裏的趕來觀戰,為的就是現在這種結果,這等機遇可謂千年等一回,一見二人受傷都一撲而上,哪還顧得什麼江湖信譽。

正當此危急關頭,隻聞“波”的一聲輕響;一股濃煙冒起,一條人影提起二人飛縱而去;

原來約戰當日,楊傲天也正好前來觀戰,二人的打鬥可謂是驚天動地,楊傲天從中受益不少,此時見其雙雙重傷倒地,正想過去查看其傷勢為其療傷,不想雙方對頭不顧江湖道義,見其受傷倒地之際,齊齊撲上;

楊傲天在危急關頭,不容多想,從懷中掏出一粒迷魂彈,隨手一擲,隻聞“波”的一聲輕響,一股濃煙冒起,楊傲天不由分說,提起二人如飛而去。

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楊傲天一進的巧遇竟讓其得了兩個得力臂助;原來“血手人屠”與“中原一劍”二人經此一役,看破世間人情世故,念其救命恩情,決意誓死效忠楊傲天。

楊傲天正愁大誌難成,無意間得此二人相助,哪有不肯之理,隻是想“血手人屠”血腥太重,故約束其以後不可再濫殺無辜;並對二人說出心中之誌,二人聞得,更感投對明主;欣然奔赴江湖各處招攬人才,以備往後不時之需。

經三人數年努力,“問天盟”誕生了,雖然到如今江湖上還是無得得知“問天盟”和自已,但隻要“問天令”所到之處,江湖事還沒有不聽其調和的,當然“問天令”能有今日的威信,離不開楊傲天當初的精心計劃和“問天盟”內兄弟們這些年的拚搏;

記得三年前“問天令”初現江湖時,楊傲天就打上了當時惡名極盛的“嶗山七魔”,當時的“嶗山七魔”在江湖上可謂是風頭正勁,殺人越貨,從不留活口,而且多次擊破了正道人士的圍捕。並且事後還逐一將進行圍捕的正道人士格殺,一時江湖上月血雨腥風,正道人士一來難以撲捉其行蹤,二來其武功太高,而且手段慘忍,一旦圍捕不成,事後圍捕之人便會有殺身之禍。

此時楊傲天“問天令”的第一次便將臨到了“嶗山七魔”的身上,竟“大言不慚”的要其自廢武功,而且是限時三日,否則叫其受盡拆磨而死;

此事不到一日便以轟動天下,沒有人相信這名不見經傳的“問天令”能辦到這事,不僅江湖上的人不信,就連“問天盟”內部也議論紛紛,都想這少年盟主是不是得了什麼失心瘋,競然用“問天令”叫“嶗山七魔”三日內自廢武功;平時見楊傲天辦事還條條是道,沒想到終究是少年心性,好大喜功;沒想到“問天盟”剛剛創建就失信於天下,不由心底都是一聲沉沉的歎息;

這也無怪他們這麼想,“嶗山七魔”能混到今時今日,也非浪得虛名,七人除形蹤飄浮外,自創的“七絕陣”更是讓少林碩果僅存的三老之一活活累死陣中。單這份實力,天下能試其鋒的就曲指可數了。

天下人的議論並沒有動搖楊傲天讓“嶗山七魔”做第一個試令者的決心,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已的信念,想想以後“問天令”在江湖上無人敢違背的情形來,楊傲天不由開懷的大笑起來。

此時此刻,“問天盟”除了他外,隻有兩個人還能笑出來,那就是“血手人屠”和“中原一劍”,因為隻有他們才知道,楊傲天在發這道令前所做的準備是多麼的艱辛,從摸清七魔的行蹤到七魔的愛好,性格,日常習慣,無一不一清二楚,此時殺七魔除了考慮自身的損傷程度外,以沒有什麼可慮的了,可他們想不清的是到格殺七魔日子的最後一天了,楊傲天卻始終沒有調動“問天盟”內的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