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軍步兵行動慢了很多,但慢也有慢的好處,就在步兵的注視下,倭軍騎兵如雪水般消融損失殆盡,本莊一郎大驚,也不管騎兵的死活,轉身帶領著步兵轉身便向平壤城逃跑,羽林衛騎兵收拾完倭軍殘餘騎兵,立刻以兩翼包抄之策追擊倭軍後撤之步兵,兩軍在平壤城下展開了賽跑,聽著遠處那如雷的蹄聲,倭軍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槍械旗幡物資丟的到處都是,因自相踐踏而死、向他處逃亡者不計其數,由於兩軍相距過遠,加之顧慮城頭的倭軍火力,羽林騎兵追趕到距城下一裏多時便折身回營。
嚇破了膽的倭軍步兵很快將恐怖的消息傳遍了全城,平壤城中哀聲遍天,黑田大怒,一連殺了幾個企圖逃跑的士兵,才算讓那些慌亂的士兵安定下來,不過讓黑田稍稍安心的是,明軍竟然沒有乘勢攻城,隻是迅速調集人馬,修築防線,將平壤各條通路死死封住,看那樣子,竟然好象是準備長期圍困一般。
明軍這一完全不合常理的舉動讓黑田政也摸不著頭腦,圍點打援?他哪裏還有外援?出城決戰?那簡直就是壽星公公上吊——嫌命長!想不清楚就不想了,靜觀其變吧!他苦笑著看著倭軍上下士氣盡喪,沒有外援,平壤倭軍除非天照大神製造奇跡,根本與對麵明軍無一戰之力,唯一可能的選擇隻是龜縮在平壤城中,依靠高大的城池頑抗而已,但他心裏更清楚,按照剛剛一戰明軍表現出的火炮戰力,如明軍全力攻城,他們的防守,將在兩個時辰內完全崩潰。
此戰的消息在其他地方也迅速傳開,明軍所展現的戰力特別是那夢魘般的大炮讓侵朝倭軍上下談之色變,所以,其他處倭軍與明軍竟然是一觸即潰,任由明軍將其一一分割吃掉。
不到三個月,在入朝明軍的淩厲攻勢下,整個陸上倭軍便被分割包圍在江界、平壤、漢城三個互不相連的孤立城池中,戰爭勝負到此任誰都看的一清二楚,但一如平壤明軍一樣,其他幾處明軍也是在完成對倭軍的戰略圍困之後便止步不前。
起初朝鮮國上下見到如此有利之戰略態勢,無不加額以慶,朝鮮王廷也組織力量隨時準備隨明軍一道“回遷”被倭軍暫時還占領著的首都,給侵略者最後一擊。
出乎朝鮮王廷的預料,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明軍各部竟然先後完全停止了對倭軍的主動軍事行動,仿佛他們的任務隻是分割圍困!這叫朝鮮國上下如何不心急如焚?朝鮮國王一次次派出使者請求明軍進軍,但得到的回話均是“請回稟你王,進軍時機未到!請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個屁!朝鮮國王一聽到這話便恨不得親自操刀去宰了那些個他看不順眼的……人,不過令他稍為安心一點的便是他從另外的渠道得知,大明水師似乎正在展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