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顧良東才打破沉默,道:“我不知是該稱你為美智子王妃呢,樸成英女士呢,還是李思圓,說說吧,你的想法,一直以來,我們的合作十分的愉快,隻要不讓我們為難,我相信,我們會有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束的!”
美智子笑道:“名字隻是個符號,怎麼稱呼都行,不過沒有外人時,叫我李思圓最好,那兩個畢竟是兩個死人的名字,從內心講有點晦氣;我早說過,我不屬於任何國家和組織,我雖然為朝鮮與西班牙都做過事,但我所做的一切,都隻是為了錢!我雖是華裔,不過卻並未在大明境內生活過也並不打算改變了,我從小便在美洲長大,我真的隻想此地事情一了,我就能帶著錢離開,說實話,從我的原則上來說,我已經很不錯了,考慮到自己身上華人的那絲血脈,我已經多次幫助過你們,剛剛我又按你們的要求,做了我該做的一切,當然這與你們很講信用,很符合我做事的規矩也是分不開的,所以,對你們所提的那個要求,我可以做,不過,希望你們能講繼續講信用,事情一了,我能拿著屬於我的東西離開,我保證,從此以後,這世上便再也沒有美智子這號人!”
顧良東笑道:“我們從來都是講信用的,這點你放心,我隻是覺得些可惜,象你這樣優秀的人,卻不能成為自己的民族的尖刀和鋒刃,看來,我們的工作,還有待改進!行,就按你的想法辦,這件事就這樣說定了,事情一了,三個月後美智子王妃因思念故人心髒病突發,不幸去世,與淩誌國王合葬!”
接下來的事,對逃到深山中的淩誌等人來說,已經算不上“壞”消息了,因為沒有合適的詞來形容對他們來說局勢的崩壞了,雖然他們手裏有三千士兵,不過,正如同古話說的好,秀才造反,N年不成!沒有了成熟的地主官僚階級支持,他們雖然有國王在手,但已經翻不起大浪來了!剛剛,美智子王妃作為倭國的地位最高的統治者宣布,由於倭國已故國王淩誌陛下沒有子嗣,而其最近血緣的後代又是女性且身份特殊——大明三公主玉林,所以,倭國王室決定,以民主的精神,讓所有具有倭國戶籍的人,以一人一票的方式投票通過全民公投,決定倭國是選擇打破傳統,迎立一個女性國王,還是直接奉全部倭國國土於大明,成為大明版圖的一部分。
對整個倭國來說,事實上哪個選項都差不多,這倭國可見的後果和結局其實都是一樣的,既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王室貴族大人們都不操那心了,咱老百姓還操那淡心思幹嘛?而且,有人計算過,如果借此機會直接成為大明子民,雖然名意上不好聽,但其實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則實在是好處多多,別的不說,僅子女免費入學這一項,便讓人眼饞的不行,還有,成為大明子民,那更意味著不必再受那可惡的朝鮮人的欺負,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再說,有人還說,這倭國,不是大秦時期,來自東土徐福率領的秦軍及那三千眾童男童女的後代嗎?書上都寫著呢!如此看來,事實上歸國於大明好象也沒有什麼,隻不過是葉落歸根、重歸故國罷了……
當然,也不是有人沒有想法,甚至,對於那些已經永遠沒有機會成為後世曆史上武士的所謂的浪人,也是不滿意的,成為了大明的一部分,這種倭國所特有的浪人現象,按大明的法律,那是不可能再得以存在的,不過,不滿意歸不滿意,可沒人敢真的敢扯旗反抗,畢竟,隻有傻子,才會拿著刀去和荷槍實彈維持“民主投票”秩序的內衛軍去講英雄氣概,講你的不滿和憤懣!
一個月以後,在大明特別邀請的佳賓——英法等國駐大明公使的見證下,倭國美智子王妃在得到國民百分之七十七點六的讚同支持下,將象征倭國的王權的傳國璽奉獻給了大明帝國的特別代表——皇太子朱念林,隨著倭國太陽旗的緩緩降下,大明的黃龍旗在象征倭國皇權的神宮升起,立國千年自號日出之國的倭國或者說日本帝國,就此以民主公投的方式宣告並入大明帝國,雖然此後,因種種因素導致大明駐東海六省內衛部隊展開了長達近五年的剿匪行動,更有一股悍匪自稱是前國王淩誌的王軍,但倭國整體歸國於東方巨龍麾下,成為大明帝國之東海六省的曆史,已經沒有什麼能夠撼動和改變了,各地的倭軍,都在平靜的接受大明的改編後,正式加入明軍的作戰序列。
後世歐洲曆史學家們在評論這一事件時這樣寫道:“這一事件,雖然發生在遙遠的東方,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地方公民民主權利的覺醒典型案例,雖然這一事件有這樣那樣不完美的地方,但應當得到肯定的是,它開創了以公民民主投票方式決定一個地方、一個民族命運的暫新時代!大明帝國,這個世界頂級強國,終於也一改以往強勢霸道的做派,以一個更加民主、文明的國家形象,屹立於世界的東方!”